正經是經過此事之后,阿姆斯丹的道觀被更多的人知道了,尤其是在普遍干旱的當下,每天兩場小雨,讓道觀逐漸成為了一個旅游熱點。
除了看雨之外,道觀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景象,那就是龐大的野生動物群。
因為有馮君的坐鎮,大部分的野生動物都逐漸明白了,降雨的地方不是它們隨便能去的,進去之后極有可能遇到麻煩。
到了后來,連野狗群都知道,如果在降雨區內發現倒斃的野生動物,一定要先把尸體拖出來,然后再大快朵頤,否則自己也有可能變成尸體。
不過降雨區域的恐怖,并不能影響野生動物對水的渴求,所以它們在每天的早晚,守候在降雨區域的外圍,等著雨水流出來。
沒錯,每天早晚兩次的降雨,超過了降雨區域的吸收能力,有相當數量的雨水流了出來,動物們就守在外圍等著,久而久之,居然成就了一個小小的生態圈。
這個生態圈的存在,后來甚至引起了不少生物學家的注意。
也有人建議說,應該開鑿一些溝槽,妥善地利用起這些雨水澳洲一直都比較缺水,否則也不會以駱駝喝了大量水的理由,集中消滅駱駝。
不過相關的正府部門考慮了一下,還是拒絕了,理由是降雨量并不算充分,面積也不大。
事實的真相是,正府部門知道,這雨就是道觀搞出來的,所以才打住了這個念頭。
澳洲倒不禁止談論那些神神道道的東西,但是拿出來做反駁的理由并不充分,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么宣傳的話,那是幫助華夏宗叫在本地立足!
這怎么可以呢?宗叫信仰自由只是不干涉他人信教,而不是幫忙宣傳宗叫,更別說道教可以算是華夏本土的宗叫。
而且,索菲亞能讓雨按時下,就能中止下雨,這種判斷太容易做了,正府投資修建了水渠之后,如果道觀停止了這種操作,投資的錢豈不是打了水漂?
正府那邊挺糾結這件事,但是道觀在民間迅速走紅,以至于到了盛夏的時候,這里成為了真正的游覽勝地。
華夏的工程隊已經將索菲亞買下的土地做好了隔離,用的是壕溝和鐵絲網。
這種隔離方式在澳洲是不被準許的,不過下一步,索菲亞會修建更高檔的隔離網,目前只是為了圖快,先用鐵絲網將自己的地界保護起來。
索菲亞原本沒打算把自己的土地隔離起來,可是隨著游客越來越多,不隔離是不行了。
她并不是個小氣的人,但還是那句話,宗叫場所是個神圣的地方,游客們參觀真武大殿沒問題,但是游山玩水的那種,還要把餐布鋪在地上野炊,會影響到道觀的神圣感。
游客們對她的隔離表示遺憾,但同時也表示理解,澳洲人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不過對于私有財產的尊敬,確實是值得夸獎的。
可是理解歸理解,大家還是想欣賞一下這里的風景,于是就有本地人搭建了幾個觀景臺,方便游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