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臺是不收費的,不得不承認,公益活動在澳洲還是深入人心的,尤其像這種投入不大,又沒什么危險的活動,還是有人愿意做的。
觀景臺有了,但是住宿又成了問題,游客們來的時候,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車子澳洲地廣人稀,汽車幾乎是人手一輛,但是有房車的終究是少數、
而道觀這里除了風景好,人與動物、動物與大自然很和諧,最有名的還是一早一晚兩場雨,想看這兩場雨,就必須住在道館附近。
有人覺得,住在山下的阿姆斯丹小鎮也不錯。
隨著道觀降雨的出名,那些逃離小鎮的人們,有不少回來了,大家當時離開,是擔心大火不知道什么時候來臨,現在既然有道觀的降雨,大火一旦燒過來,完全可以去那里躲避。
所以山下有人提供住宿,不過很快地,游客們就發現,住在小鎮里真不是什么好的選擇,這里雖然配偶套設施齊全服務不錯,但是賞雨真不方便。
賞夜雨也就算了,等雨下完再開車下山,也沒有多大問題,但是想看早上的雨,必須要早起,否則不但錯過了黃金時間,上山的時候還會遇到水流,不是很安全。
外來的游客有住宿的剛需,但是道觀偏偏不提供索菲亞對于營利性的經營,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于是就有精明的澳洲人把自家的房車開上來,收取住宿費。
至于說修建旅館?抱歉,還真沒什么人這么想,那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不說,關鍵是這里的風景,純粹要看道觀的心情,如果旅館修建好了,道觀卻停止了操作,大家去哪兒喊冤去?
所以就不如提供房車,讓人在車上睡一夜,第二天該干啥就干啥,兩不耽誤。
至于說價錢,澳洲人倒也不存在宰客一說,但問題是……澳洲的生活成本本來就不低。
一開始只是三四輛房車小鎮嘛,也就這個檔次,但是逐漸地,有外地的房車過來做生意,到了后來,每天都有十來八輛房車,在傍晚時候開過來。
有需求就有市場,哪怕是比較佛系的澳洲。
林四爺看得有點眼熱,主動找到了索菲亞,說我能不能也搞一下這個旅館?
他倒是能直接找紅姐,不過,說到底索菲亞才是觀主,而紅姐此來還沒有簽證,也就是說,她隨時都可能偷渡回去,所以他認為,還是尊重一下主人比較好。
索菲亞對他的印象不錯,這倒不是看在馮君的面子上,而是從一開始她選址的時候,林四爺就提供給她不少的幫助,也一直旗幟鮮明地站在她這一方。
所以她表示,這個事情我要考慮一下,盡快給你答復。
結果她找到了馮君,商定了一些章程,不成想因為這次商議,又醞釀出一場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