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元恩有些納悶,“阿郎怎么回來了?”
“有些人,不給他們一點苦頭他們嘗嘗,他們以為許某好欺負,哼!”許霖說完就鉆進騾車內拿起小茶幾,鋪上一本空白奏章,提筆沾墨一蹴而就寫下了一道彈劾奏章。
他把奏章收進袖中,下了騾車再次來到皇城門外,眾臣和官員們看見他回轉,也沒有在意,畢竟只是一個從六品下的小官。
隨后皇城門打開,有太監唱喏請眾臣進宮早朝。
御極殿,眾臣和官員們按照爵位品階高低依次分列兩側,其中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這畢竟是大朝會,來參加早朝的大臣武將不下二百人,若是往常不會有這么多。
許霖的官階太低,就站在距離殿門最近的位置,與丹陛最遠。
程錦娘牽著小皇帝的手很快從殿外進來,太監一聲高呼唱喏,眾大臣武將紛紛躬身請安。
待小皇帝和太后上了丹陛坐上寶座,程錦娘抬起手:“平身!”
眾臣和武將們紛紛直起身。
程錦娘面無表情的看著眾臣,“過兩天就是上元節了,不知有司有何安排?”
禮部尚書程嘉銘舉著芴板站出來回稟:“太后,文昌閣早已下發上元節期間休沐公函,從明日起,一直到上元節這天,三天休沐,正月十六正常應卯!按照以往慣例,上元節這天上午,各國派駐我國使臣、質子要進宮覲見、謝恩!上元節夜間各地都取消宵禁,允許百姓徹夜玩樂,禮部安排有花燈會,以供陛下、太后、皇室成員與百姓同樂!”
程錦娘點了點頭,按照以往慣例就很好,她也不想多生事端,今年畢竟是她兒子登基的第一年,等到上元節之后開朝,就要擬定新年號。
這時一個大臣站出來行禮道:“啟稟陛下、太后,臣禮部侍郎房長健有本奏!”
程錦娘抬抬手:“準奏!”
房長健當即就說:“若是按照以往慣例,今年上元節跟從前一樣安排也沒什么不妥,但以為今年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
“為何?”
“只因陛下以沖齡繼承大統,其德行尚不足以威服四海,如今北蠻、吐蕃、西域諸國等蠢蠢欲動,欲分食我大唐而后快,臣以為今年為陛下登基元年,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讓左鄰右舍看到我大唐之強盛,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這話說得在理,朝堂上眾多大臣不由紛紛點頭,各個扭頭低聲議論,交換意見。
程錦娘也意識到這事還真不是一件小事,在這種時候,的確要讓周邊諸國都不敢小覷大唐,在新的一年里,是應該做出一些改變才行。
她問道:“房卿有何想法?”
豈知房長健說道:“微臣只是認為應該做出改變讓諸國看到我大唐強盛的一面,讓他們不敢生出非分之想,具體要怎么做,臣倒是沒有想到什么好辦法,不過臣聽說侍御史許霖足智多謀、才思敏捷,想必定能有什么好主意,不如請他主持此事?”
房長健的話音落下,立即有工部郎中萬子期站出來聲援:“聽聞許御史昨夜在泰寧公主府上連作三首千古佳句,真是文采非凡、才思敏捷,臣也以為他定能想到法子,臣附議!”
這話可把程錦娘心里的火挑起來了,她看向許霖的目光中充滿了冷意。
又接二連三有大臣站出來附議,表示贊同由許霖來主持此事。
眾臣之中不少人都明白了,這是有人在故意搞事,想要整死許霖,要知道這種事情一向由禮部和太常寺操辦,許霖只是一個侍御史,根本不懂禮樂祭祀方面事務和制度,讓他來操辦的話,肯定是錯誤百出,到時候鬧出笑話來就是丟了大唐的臉!
許霖也看出來了,有人要整我!
程錦娘心里暗恨許霖昨夜在泰寧公主府上廝混,醋意大發,要狠狠敲打他一番才解氣,于是說道:“竟然如此,許霖,本宮命你主持此次上元節接見諸國使臣之事,不得有誤,若是辦砸了,本宮決不輕饒!”
“叮——任務:接下主持上元節期間皇帝和太后接見諸國使臣的差事,令諸國使臣受到震懾,宣揚大唐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