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市考古研究所,對于尋常人來說,這是一個位處偏僻、略顯陰森而神秘,同時又和自己生活幾乎沒有聯系的地方。斑駁的大門、陳舊的圍墻以及占地不足10畝的長方形封閉院落,包含一棟四層行政樓、一棟二層樓高的文物倉庫以及三棟前后排列的職工家屬樓。
如果不是院門口懸掛著的“保密單位來訪登記”八個大字,幾乎所有經過這里的人們都會將它當作上世紀六十年代遺留下來,現在準備拆除的廢舊廠區,但是對于工作和生活在這里的職工及其家屬們,特別是那些從小生長在這里的孩子們來說,這里是承載著他們整個童年和美好回憶的地方。
孫明辰就是一個出生在這里普普通通的孩子,12歲之前的人生和尋常孩子一樣,嬰幼兒時期的吃喝拉撒睡、小學生時代的早起和作業、空閑時候和大院里的小伙伴愉快玩耍等等,然而,一件足以改變他之后人生的大事件,在這個小學畢業暑假里發生,同時也是所有驚險刺激故事的起源。
陳老伯,本名陳亞寧,是考古所建立后首批參加工作的考古工作者,同時也是首批退休的老職工,他的老伴在孩子剛成年便因病去世了,之后他便一直和兒子住在大院中,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孫明辰家的樓下。
可惜兒子平日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中專輟學后便常常和社會不良青年廝混在一起,要不就一連幾天不回家,回家幾乎都是來討要生活費的,陳老伯如果哪次掏錢不利索,還會被他辱罵甚至推搡,也幸虧老頭為人樂觀、心態平和,也算正常過著日子。
對于陳老伯來說,打發時光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大院里職工孩子們講故事,各種奇思妙想又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們常常聽的如癡如醉,又怕又想聽,甚至錯過飯點免不了回家一頓竹板也不在意,第二天放學后照樣圍到老人身邊。
孫明辰就是其中最專注的一個,由于他父母都是雙職工,一個常出差,一個常下鄉,導致他時常沒人看管,陳老伯也是熱心腸便和孩子的母親商量,在他們不在的時候,幫忙照顧孫明辰,所以孫明辰就成了孩子們中聽故事最多的人,而且小孩子心思單純、愛恨分明,有時到陳老伯家吃飯,正好遇到老人兒子回家的撒潑舉動,往往率先跳起來制止,這時老頭反而摸摸孩子的小腦袋開導他。
暑假來臨,大院里的孩子們算是放了羊,各種瘋玩瘋跑也沒了約束。這一天,孫明辰剛吃完晚飯就被小伙伴約到院子里玩耍,迎面碰見陳老伯從院外走來,神情略顯嚴肅,向孫明辰招了招手,讓他跟自己一起回家,孩子知道老人可能有事交代,便丟下小伙伴跟著陳老伯回家。
孫明辰向來機靈,每次來陳老伯家做客都會四下觀察,這幾次來都發現老人的房間有些東西少了,像是第一次來時,房間里的家具和物品堆積擺放,顯得很房間很是豐滿,而現在只剩下一些簡單的家具,其他的物件已經沒了蹤跡。
老人引著孫明辰來到自己的臥室,讓孩子坐在床邊的小椅子上,又拿出一瓶新買的可樂和小半瓶老酒,在孫明辰渴望的眼神中將可樂遞了過去,見孩子有點不好意思,老伯笑笑說道:”沒關系,來拿著,陪爺爺一起喝點,真希望能看著你快快長大。”
孫明辰認真地說:“陳爺爺,我已經長大了呀,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說完迫不及待的打開可樂喝了一大口。
老人聽了哈哈一笑說:“對,上初中就是大孩子了,以后還要上大學。”說著晃了晃手中的酒瓶子,順勢抿了一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