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要求一起跟去船里,畢竟時間有限,實在沒有辦法,李達只得打手勢同意。
三人一同向船甲板方向游去,而此時大海另一邊,低氣壓已經開始形成,平靜的海面泛起陣陣波濤,臺風就要來了。
程國賓三人又一次領教了古人的智慧結晶,當他們來到第二層的時候,原本以為會一馬平川,可是在通過狹長的甬道準備進入主墓室,三人卻被一面墻阻擋住。
而以他們現有手頭上的工具根本無法強行打穿墻壁,一切謎題的答案就在眼前,可是卻沒辦法突破,這種感覺就像是內心被無數根羽毛不停的搔弄著。
就在程國賓幾人四處找尋機關時,李達三人也根據他們留下的線索,從船艙一層來到二層,眾人會面后,又簡單匯總了各自掌握的情況。
看著眼前的墻壁,吳應龍想集合眾人的力量暴力破門,但是被程國賓制止,雖然由于此次情況特殊,可以使用一些非常規手段,但是他依舊不放心,不到萬不得已不希望冒太大風險。
最終程國賓決定,眾人放棄此次任務,等回到岸上再做打算,而此時趁著大家注意力都在墻壁的時候,打撈隊員趙源,按照組織給予的信息,正偷偷來到一處壁畫前。
這是一副描繪著紅袍將軍下馬迎接圣旨的壁畫,畫面中一個太監模樣的人拿著圣旨正在宣讀,一旁的將軍下馬跪拜,手中舉著一個官印,兩人身后的背景是烽煙四起的戰場,顯然是講述臨危受命的故事。
趙源對準將軍手中的官印,用力一按,刷的一聲,將軍背后的紅袍上彈出一個旋鈕,接著他又按規律左右扭動旋鈕,片刻之后,眾人面前的墻壁開始嗡嗡的顫動起來,接著整個墻壁開始向前傾倒。
王海一把拉住正在沉迷壁畫的程嘉欣,所有人飛快的往后退去,片刻之后,木墻落地,墓室赫然出現在眾人面前。
“發生了什么,是誰觸動了機關?”程國賓向眾人詢問,所有人都擺手搖頭否認,然而時間不允許他再糾纏,拿起手電筒率先往里面走去。
“這里應該就是前室,大家先把手電筒集中,都不要擅自行動,用光把四周都照一下,沒有危險我們再開始行動。”眾人來到一個長方形大廳,程國賓指揮大家用手電光將整個大廳都照了一遍。
大廳面積目測大約3百平方,地面上散落著一些瓷器碎片和冷兵器,從散落的樣子來看,應該是因為墓船受到海水沖擊,搖晃造成的,而在大廳四周,固定著幾座陳列架,上面陳列著代表當時最先進的火器——鳥銃和火銃。
鳥銃又稱“鳥嘴銃”,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的稱呼,明嘉靖時傳入中國,與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開始可以雙手同時持握而發射,從它的樣式來看已經基本具備后世步槍的影子。
火銃又稱“火筒”,是元朝和明朝前期對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通稱。它以火藥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是在南宋長期使用的各種火槍的基礎上,隨著火藥性能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元代火銃大都使用銅鑄造,而后來改用生鐵鑄造,稱為“鐵火銃”。這時金屬管形火器不僅裝填火藥,而且還裝有球形鐵彈丸或石球,從而開創了在金屬管形火器中裝填彈丸的先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