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是這個班里我‘收拾’過次數最多的女生了吧。”老師略打趣地說道。
馬一童輕撥了下劉海,微笑著看向老師。
師生一場,不就是這樣嗎?對于善良的老師來說,他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為一個不相干的人而著急、憤怒。或許當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理解吧。風塵過后,回頭再看,或許能有不同的感悟吧。
一旁布置設備的羅昱總算是弄好了。他回到座位上,翻翻同學們送過來的同學錄,其中的一張引起了他的興趣——那是最字最多的一張——來自他初中的最后一任同桌。
“羅某同志:
您好!你的現任同桌與你因畢業而不能再坐在一起,望你體諒!
請批準。
三年時光,三年同學,三年的你我。也可以說初一到初三上冊我們倆個都很少說話,可就在這最后一個月時,我們坐在了一起,起初感覺你不怎么好相處!真的,可是到后來,才發現了你的本質,還挺搞笑的。我記得有一次要去掃衛生,我的歷史卷子沒有寫,你便幫我把一部分給寫完了;當我們剛跑完操或者熱到出汗時你會給我扇涼,在我的水瓶沒有水時,你會幫我去接,你會考慮我想坐里面還是外面,左邊還是右邊,你會想到幫我一起扔早點袋,你會幫我撕開衛生紙,你會給我講笑話,當我死活不懂利潤與進價之間關系的時候,你給我教解答題的早點,技巧,你會給我講該怎么寫不丟分,你還告訴我很多知識點怎么會鼓勵我、加油,給我打氣,你還為我準備了小禮物,小盆栽,雖說是假的,但感覺那花很真實。還記得那次講你的名字寫錯了,可是現在我會寫了!哈哈不知道我在你眼中是怎樣的,你可能換過很多同桌,但希望我是最記憶深刻的!別忘了我啊,老羅,同桌就這一個,以后的路很遠,同桌不能再陪你,要繼續努力學習,相信你以后的路會很遠,XX中學的門口,希望能與你相遇,如果能分到一個班那就會更好。我會努力考上它。不會給同桌丟人的,哈哈。我會學習你的優秀之處。
——你的同桌
馬筱慧”
另外一張來自張小琪的,也讓他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羅昱離開座位,來到鋼琴前。“可千萬不能出錯啊!”他犯著嘀咕。
先用久石讓先生的《Summer》開下場吧。羅昱手指下奏出的旋律,如同夏日的微風一陣陣襲來。班級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琴聲如歌,所有最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琴聲如訴,是在過盡千帆之后,看歲月把心跡澄清,是在身隔滄海之時,沉淀所有的波瀾壯闊。在懂得之后,每一個音符下,都埋藏一顆平靜、繽紛、透明、沉醉的心靈。
之后,他指間觸動的音樂帶領著大家的思緒從《同桌的你》轉到《起風了》,從《平凡之路》游往班歌《明天會更好》……在這期間,馬釗把英語老師請了過來。羅昱見英語老師進來,就假裝不經意地彈起了英語老師最愛聽的《像我這樣的人》。英語老師甚至當場點歌,點了一首《卡農》……一切是如此的愜意……
這或許是羅昱一生中又一高光時刻。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他身上,所有人的情思都跟隨著他的音樂。班級另一角的許慧同學的眼神卻和其他人不同。
簡短的音樂會過后,馬一童把之前定制好的蛋糕推上了桌。在蛋糕上,有每個人姓名的巧克力片。同學和老師們圍著蛋糕站立,共同點上許愿的蠟燭。這一次的愿望,可不需要悄咪咪的在心中默念——此刻,所有人都只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便是“十四班永存”!
許愿過后,大家玩得更歡了。一旁的李楊用手沾了一點蛋糕,去偷襲羅昱,卻被張小琪質問:“這蛋糕是吃的還是玩的?”李楊也是嘿嘿一笑,撓撓頭走開。
“李文淵,快來快來,這是你的。”
一進門位置上的王文杰和胡洪彬互相抹著蛋糕;教室床旁馬利靜的笑聲傳遍班級……
“通知!通知!請初三年級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帶隊到操場集合!”廣播里傳來教導主任熟悉的聲音。
“同學們,同學們!我們收拾一下這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下樓站隊,帶到操場上。”班主任在講臺上拍拍手喊著。
只見人群瞬間亂成一團,你慌我亂,隊伍也站得零零散散,七七八八。可這卻沒有引起任何一個老師的不滿。在國旗臺下,人聲鼎沸。主任連喊了幾聲,這才安靜了下來。
在這里,所有的初三學子完成了最后一次集會。在集會上,校長給予了學生們衷心的祝愿,也為優秀畢業生們頒了獎。班主任把剛剛領了獎的幾個人聚在一起,在國旗臺下留下了最后一張合影。何止是他們幾人,在這個操場上的所有人都將踏在人生的重要拐點上,重新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