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揮灑熱汗的趙離憂領人踏著晚霞的余暉回到家門。
一進大門,便對上盈珠笑意盈盈的一張麗顏,她立在正廳長廊前,正等待著他們。
趙離憂腳步立即頓了頓,盈珠笑著招呼大家,趙離憂頓了半晌才回應。
“是啊,阿珠,我們可是一下值就趕來了!就饞你的手藝呢。”
齊和頌笑著應一聲,用手肘捅了捅身邊的趙離憂。
在趙離憂瞄過來時他忙擠擠眼睛。
去啊,主動些啊。
看的他都急了,這都多久了啊!趕緊抓點緊在守孝結束后就把人娶回家得了。
別看趙離憂平時是多當機立斷的一個人,怎么到感情上就變得拖拖拉拉的,這多好的機會,都不會用!
齊和頌簡直恨鐵不成鋼,忙又給趙離憂打了幾個眼色。
“你們干嘛啊?擠眉弄眼的搞什么鬼呢?”
盈珠迎上來,笑著和他們打趣,趙離憂聲音和緩,反應卻極快,立即搖了搖頭:“沒什么。”
齊和頌扶額搖頭,無奈嘆息,只好跟著笑道:“沒事沒事,我們說幾句營里的趣事。”
他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汗,還是不管他了,先填飽肚子再說吧,他肚子也餓了。
今日的席面是盈珠親自下廚操持的,齊和頌倒是十分滿意的,大家喝酒吃肉,十分熱鬧。
桌上幾人你一言我一語,聊的高興,盈珠也趁勢問道:“你們剛才說什么營的事了?是新將軍的事嗎?”
高邵死了,上一個新將軍是必然的事,這個要看俞侯,畢竟高邵的將軍之位可不是世襲的。
高邵兒子不用說就不可能的,畢竟最大才十四,而且并未入營,空降不大可能,就算屬于優先考慮也勢必會被否決的。
盈珠之前就和趙離憂聊過,明連很可能會再遣一個心腹過來代替高邵的大將軍之位。
通宜回松饒比榆谷要快多了,軍中不可一日為將,自然不會拖太久,難道是出結果了?
“這倒沒有。”
齊和頌說起這個,他立即正色道:“我叔父接到確切消息,侯爺不打算往義安遣人。”
通宜一戰,損傷挺大的,明連身邊的心腹有點緊張。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是因為幾位公子爭得太過激烈了。
明連的兒子也陸續長成了,如今最大爺二十六了,由于沒有嫡子,這爭斗尤其激烈。
幾乎是高邵死的當天,這些人就各種推薦旁敲側擊就開始了將軍爭奪戰。
這些人大多都在軍中,戰事結束回松饒后,更是差一點就打大出手。
明連煩不勝煩,又覺得人手有些緊張,索性決定,不從松饒遣人過去了。
這不從松饒放人,那意思就是——
果然話題已經到了這兒,齊和頌接著說道:“是打算從榆谷內部提一個上去。”
盈珠忍不住心一動,那豈不是說趙離憂也有機會!
當個尋常大將從來都不是他們的目標,先伺占據一方,而后發育起來,最后反攻云州、錦州。
正面杠,這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性機會,現在會來了,她怎么能不關心?
桌上的幾人也不是外人,盈珠立即問:“咱們要不要爭取一把?”
齊和頌聞言卻嘆道:“我們又何嘗不想?”
他們都想,甚至得迅后已經仔細商量過一回了。
只是,這可不容易。
這選拔新將軍,毋庸置疑是從下一級的六位大將選出的。
當初的高邵麾下八大將,鄭越和另一人被趙離憂一同除去,現在就剩四名大將。
其中三人平日表現也甚是平庸,基本沒多少競爭力。
接下來就是包沿、孔誠、趙離憂。
前二者多年來極得高邵信重,屢屢委以重任,功勛卓越,而趙離憂卻是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