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曾經的一家之主張老的意思是,讓自己的兒子們去新河村走動走動,讓女兒帶著孩子們上武市來探望探望余老太太。
現在的張家一家之主張大舅黑著臉不同意:“當年就斷絕了關系,再去將她叫回來,不是承認當初是我們做錯了?”
作為張家長子的他最是要面子。
也不是說心里有多恨張夏蘭,而是覺得張夏蘭做了錯事,卻從來不向家里人道歉,獲得這個下場就是報應。
張二舅怒氣沖沖:“兒子這輩子都不可能認她這個犯渾的妹妹,當年咱們一大家人下鄉,也沒有誰像她一樣,被一個泥腿子給勾搭上,這么點定力都沒有,還做什么張家女兒?就讓她做一輩子的農村婦女。”
最恨張夏蘭嫁到新河村的就是張二舅。
當年張二舅本來有一門好親事,而且他和那姑娘倆人是青梅竹馬。
雖然遇到了下鄉這個難關,但最終倆人的感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可在倆人即將踏入婚禮時,那家人因為得知張夏蘭嫁給了農村人,便取消與他們家的婚約。
說是不能讓自甘墮落的“農村人”毀了他們家族的聲譽。
心灰意冷的張二舅娶了個自己不愛的女人,這一輩子都體會不到什么叫“愛”。
倒不是說二舅媽對他不好,相反,二舅媽就是一個十分傳統的女人。
以丈夫為天,還給張二舅生了一雙兒子,并且對張家二老都十分孝順。
在圈子里的名聲極好。
可人都是這樣的,容易得到的就不會珍惜,沒有娶到的就一直惦記。
偏偏張二舅的那位青梅竹馬,也不是什么好女人,嫁了人的她還時不時出現在張二舅的面前刷存在感。
時不時吊一吊張二舅的胃口,一直保持讓他求而不得、心癢難耐的感覺……
張三舅想了想,回道:“據說今年喬靈云直接從高一年級跳級到高三年級,并且考了個不錯的成績,能有這個水平,考上名牌大學的機率還是高的。大家不妨再等一等。”
當年說村姑若能變成金鳳凰,就接受他們一家人回張家探親的人就是他。
他與張夏蘭的年紀相差不大,倆人小時候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
所以相比之下感情最深。
但以他一己之力,也改變不了張夏蘭在整個家族心中留下的壞印象。
唯一的辦法是,張夏蘭的后代爭氣,能光耀張家的門楣。
掙回她給張家丟掉的臉面,才不會讓她回來后被家族的人說三道四。
張二舅冷哼一聲:“三弟怎么還關心起那樣的人?”
若不關心能知道喬靈云跳級的事?
連成績都知道,可見關心得還不是一丁半點。
“恰巧我有位同學在新陽縣一中教書,聽他時常說起一中的三好學生,間接了解了一二,算不上關心。”張三舅語氣淡淡。
看起來確實沒有多關心喬靈云一家。
但張老眼光多毒辣?
幾乎是瞬間看出二兒子對大女兒一家的關注。
他一向主張家庭和睦,若事情當真能按照二兒子所說的發展,是最好不過。
“再跳級,也不可能考上名牌大學。”張二舅一臉自負。
鄉下人的基因在那里擺著,能有什么聰慧的大腦?
選擇跳級……
可見也是個急性子,能成什么大事?
“我還是那句話,她不跪在祖宗面前認錯,我不會認她這個妹妹。”張大舅依然黑著臉。
張老嘆氣。
自己的兒子們還是太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