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和睦,還怎么求發展?
今天是大年初二,張老的小女兒張夏荷今天也帶著一雙兒女來娘家拜年。
她沒有參與父兄的談話。
卻在門外將四人的對話聽了進去。
一向乖巧的她推門而入。
走向張老,扶著張老的肩膀,向三位哥哥爭取:“父親的年紀在那里擺著,他想看看姐姐如今過得怎樣,也不是天大的事,三位兄長何不成全?”
“夏荷,兄長們談話,你就不要插嘴。二哥知道你心地善良,當年同樣是下鄉,同樣遇到熱烈追求你的農民,但你把保住了身為張家人的血性,就這一點,二哥也不能原諒張夏蘭所說的情之一字無法割舍!就她無法舍棄愛她的男人,別的人放棄了農民就都是硬心腸了?”
“二哥……”張夏荷還想說什么。
張二舅擺了擺手。
張老見此,拍了拍張夏荷的手。
年紀大了,只想一家人和睦。
小女兒是個明事理的,可惜是女兒,做不了兄長們的主。
張夏荷回到房間,跟大女兒聊起這事。
她這么做,就是想讓女兒耳濡目染這些。
日后嫁進婆家后,才知道怎么利用智慧與婆家人相處,并且自己不受半點委屈。
張夏荷的大女兒撒嬌地靠在她的懷抱中:“媽媽,還是您棋高一著,既在外公那里掙到好女兒的名聲,又讓二舅更加厭惡我那從未謀面的大姨。”
張夏荷輕輕一笑。
張家只有她一個女兒就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她哪一回回來,不是被三位嫂嫂好一番照顧?
回去之時,還能帶上一大堆好貨……
再加上媽媽越是想念張夏蘭,越是會對她好,畢竟,能在老太太身邊照顧的女兒,只有她一人。
這些年,老太太給了她多少補貼?
回到婆家,她也極為有面子。
可如果這份寵愛被分給張夏蘭,那她的人生可就無光多了。
身為張家最小的娃,張夏荷從小就得到許多寵愛。
時間一久,又沒有人引導,就養成了自私貪婪的性子……
因為張夏蘭嫁到鄉下,所以余老太太將大女兒的那份愛也給了張夏荷,這才是她變得自私的原因之一。
新河村的熱鬧散去。
后續村里人的言論……變成了對張夏蘭聰慧的宣傳。
對于大多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人,覺得文明罵人真是一件暢快的事。
而張夏蘭的言行,再一次勾起喬國華對過往的回憶。
倆人的感情不知不覺升溫。
同時也更加用心經營這個家。
而從大年初三開始,喬靈云的生活又開始忙碌。
復習高三的資料,刷夜旭升送來的習題,還要制訂新年的工作計劃,以及琢磨著自己前世所設計的服裝款式……還能不能在今生使用?
她的大腦超負荷運轉。
疲倦和充實感是同時存在的。
趁著一家人忙碌時,她去赴夜旭升的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