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明正笑道,“他們的戶籍已經沒有了,下山能去哪里?去做工都沒人會要,被抓住少不得還要充軍!所以,就算日子過得再難,他們也只能留在山寨。”
然后接著講他們的行程,往西進入江西布政使司,然后南下廣東布政使司再回來,轉了一個大圈。
大的明識幾位師兄聽了四位師兄的經歷,心里怦然心動,此時明識和明誨已經十九歲,比年紀最大的明法師兄離開時還大了一歲,自然就不想再待在寺里了。
明心聽著,心里不禁感慨道:“這才是明朝中期,還是有著'弘治中興'之稱的年代,沒想到也有這么多山賊盜匪!這樣的年景都如此,后面百多年得有多亂?怕是剪徑毛賊遍地吧!”
第二天,明法四位師兄就被住持叫去研習佛經,明識、明誨、明德、明觀、明海四位師兄也跟了去,稟報住持之后,離開山門游歷去了。
大的師兄們離開的離開,研習佛經的研習佛經,明心在寺里就待不住了,再次去了山里。
這幾年明心在山里不但搭起了一個有臥室有客廳有廚房的草房,還整理出一片田地種稻種菜,還移栽了十幾棵果樹。要不是不能吃葷腥,他連豬羊雞鴨都養起來了!
將從城里買來的精鹽放進廚房,他之所以去城里買,是因為他買的精鹽不是寺院的精鹽工房出產的。他知道海水含有鎂離子,就算制成精鹽也沒法除去,自己有錢自然不會吃。當然,他不知道,西部來的精鹽同樣也含有鎂離子這些雜質,所以吃得放心。
燒水泡了一杯蜂蜜花茶,明心拿著扇子坐在屋檐下慢慢扇著,給茶水降溫。
“這個天氣,要是有一根雪糕就舒服了。”明心自言自語道,“看來,得弄點硝石來制冰才行,就算弄不出雪糕,弄根冰棍吃也不錯。”
硝石制冰之法早幾百年就有了,而且冰飲料推陳出新,明心在府城就見過。當時他就問了制冰的方法,只是之前一直沒打算用。
茶水不燙了,明心端起來,先深深一嗅,滿是蜂蜜的香味,然后才呷了一口。
說起來,蜂蜜雖不是生命,但有些和尚卻認為蜂蜜是蜜蜂辛苦釀的,更是幼蜂的糧食,人吃蜂蜜,蜜蜂就得餓死,所以和尚也不應該吃蜂蜜。
不過明心自然不會接受,因為從殺生這個角度來說,蔬菜大米也是生命,人太死板,只能把自己餓死。他這一世雖然沒有吃過肉,但是他心里卻認可能吃“三凈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凡是這樣的肉都可以吃。
在明心看來,不吃肉、不殺生并不是為了不吃不殺,而是為了培養慈悲之心。
胡思亂想著喝完茶,明心回到客廳里,穿堂風吹過,感覺涼爽了一點,盤腿坐在琴桌后,戴上指套開始練習彈琴,這是他新加入的練習手指靈敏的方法。
兩個月來,曲已經能成調,但還達不到好聽的程度。
師兄們不在,明心也不在,明見就成了帶領師弟們在比武場比武的人。
這天他們正在比武場,無苦無憂兩位師叔帶著五六個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