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快動手吧!”明心說著,揚聲對正在后院打掃的覺玄他們說道,“覺玄,叫師弟們出來玩,剩下的你師叔們來做!”
“是,師叔!”覺玄答應著。
都不用叫,一群小家伙馬上放下手里的工具,跑了出來。
“呵呵,干活。”明惟笑道,“不干活一會兒都不好意思吃飯。”
剩下的已經沒有多少了,師兄弟們一起動手,沒一會兒就結束了。
回到客廳,地暖已經燒了起來,明玄師兄他們內功低的,也把厚棉衣脫了,喝茶聊天。
“這個天氣啊。”明玄師兄感嘆道,“南方都這么冷,北方怕是連門都不敢出了!”
“嗯,差不多。”明心說道,“那雪一下就是尺把厚,好多天不化,大多數人買不起厚棉衣皮襖,甚至不少人連一身完整的衣服都沒有,出門干什么?在家里,好歹可以窩在干草里御寒。每年北方,凍死的人都不少!”
明誨說道:“別說北方了,就是我們泉州,冷的年景也有凍死的。”
“是啊。”明法說道,“泉州這里每過些年就會有大災,近些年就更頻繁了,風災、旱災不斷。”
“要說,我們這里地處海邊,不應該有旱災才是!”明智說道。
“因為風不是從高空吹下來,而是從下面吹上去,所以形不成降雨的條件。”明心說道,“所以,我們這里雖然靠海,卻頻繁發生旱災。”
“唔,明心,有沒有辦法解決旱災?”明法說道,“現在泉州種甘蔗的越來越多,如果發生旱災,那就麻煩了!”
“唉,這可是旱災,我能有什么辦法?”明心苦笑道,“我又不是掌管行云布雨的龍王爺!”
“你想想,再想想。”明法說道,“這可是關乎上萬人的生計問題。”
“這能怎么想?”明心無奈道,“甘蔗需要的水太多了,就算是到處挖水坑積水,也供應不上,黃豆高粱這些還有點可能。”
明見說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勸他們少種甘蔗,要不然旱災一來就白忙活一年。”
“勸不住。”明心說道,“種一年甘蔗頂得上種兩年別的作物,誰會聽勸?除非是制糖工房降低收購甘蔗的價錢!”
降低收購價錢是不可能的,那么多制糖工房,互相之間都是競爭關系。你降價,別的工房巴不得呢,那樣他就能多收一些甘蔗,制出白糖來那都是錢啊!
不過挖水坑蓄水這個辦法,明法倒是記住了,雖然對甘蔗田沒多大用,但對其他莊稼抗旱的作用卻很大。
明法作為下一代住持人選,他僅僅會念經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