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其實是一家人?
說出這樣的話,這登徒子竟然還膽敢不逃?
盡管她未必真會拿他怎么樣,但徐玄機還是表示詫異。
不知為什么,她似乎特別喜歡看這家伙在招惹了自己之后,又膽小如鼠地狼狽逃竄的模樣。
只可惜,這一次鄭經肯定是不會逃了。
事實上,之前的逃,其實也并不是真的害怕,而是在逗她玩,只不過這一次,因為他另有目的,所以沒打算再逗她了。
啥目的?
當然是想見見道家高人。
作為一個曾經的古文化研究者,他不管是對古代的儒家文化,還是道家文化,都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只可惜因為歷史久遠的原因,很多文化都在傳播的過程中,出現了斷層、變異、誤解、修正、完善等現象,跟原意已相去甚遠。
而且,同一文化,在不同年代,因為背景的不同,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修正,因此,閉門造車遠不如多跟高人們去碰撞碰撞。
這就是書呆子的癖好。
而且他還很好奇,這個世界的道家,跟他所理解的道家或道教有啥區別或關聯?
要想了解這一問題,還是得見高人。
可高人卻不是那么容易能見到的,就好比說你一無名小輩,去到一名寺里,開口就說想見方丈或得道高僧,幾乎是不可能得逞的事。
所以他得利用一下徐玄機。
于是,他連忙笑道:“你先別誤會,我說的不是我跟你,而是說儒家跟道家。”
語出驚人之后,趕緊洗白一下再說,以免真把小道姑給惹怒了,真要揍他。
實在是打不過。
緊接著他又說道:“你看啊,咱九州大地,孔圣人和李圣人作為儒道兩大文化體系的創始人,但凡是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會受到他們的學說和思想的影響,這話沒錯吧?”
徐玄機沉默不語。
但表示認可。
“很多人認為,儒和道是對立的,就如道和佛水火不容一般,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在中國文化上其實是一種互補的關系。”
鄭經又繼續。
徐玄機繼續沉默不語。
但對這一觀點表示詫異。
儒和道不是對立,而是互補,這怎么可能?
盡管她不是讀書人,可字還是識的,書也看過一些,在加上師門的言傳身教,因此她對正統道家有關的文化還是了解一些的,否則的話,她的境界就別想輕易提升上去。
不僅如此,因為儒、佛、道之爭,她對儒家和佛家的一些常識也有所了解。
儒和道不是對立,而是互補?
怎么可能?
比如說,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鼓勵人入世,介入政治和社會,以獲取人生意義的成功;而道家,則講究獨善其身,不聽,不視,不言,無為,是明顯的出世。
又比如說,儒家鼓勵改造自然,認定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而道家則鼓勵順應自然,上善若水。
再比如說,儒家儒家推崇禮治和仁政,而道家則推崇無為而治、因循和法治。
……
太多太多對立的觀點了。
只是徐玄機不屑于跟登徒子爭辯,所以她又冷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