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提學踱步走向了書案,看向了墨跡未干的宣紙。
字寫得還算娟秀!
他先粗略掃了一眼整幅字作,然后把視線停在了字作的落款處。
咦,是宋少游的作品!
他眼神即刻微微一亮。
宋少游,豫州本地一小有名氣的年輕舉子,在年輕人中頗有才名,其不少詩詞作品,連宋提學都欣賞不已。
那他今天又出了什么佳作?
宋提學即刻把視線轉向了字作的開頭部分。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很快,宋提學便看得連連贊許不已。
很顯然,在他眼里,這又是一篇難得一見的佳作。
準確地來說,應該算是上佳。
佳作,上佳,絕佳,傳世,這是文人之間常用來評價作品好壞的標準。
佳作常見,每年總有那么上百篇。
上佳少有,每年能有那么三五十篇廣為流傳于坊間,就已相當不錯。
絕佳罕見,一年下來也屈指可數,一旦出現就是天下流傳,并且可能傳世數百年。
傳世如鳳毛麟角,數年也難得一見,一旦出現,必為經典,并且永世相傳。
在宋提學看來,宋少游的這篇新詞,就屬于上佳作品,并且一借助花魁大賽的宣傳出道,還有天下流傳,為天下士子所熟知的可能。
文筆上佳,用詞雅致,一如既往的婉約,只可惜也一如既往地帶有些許刻意說愁的成分!
宋提學先暗暗給出了一個準確地點評之后,又一次使出了舌綻春雷:“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PS:此處借用秦少游作品。)
他準確地詞作的內容送入了在場所有人的耳中。
臺下的文書們開始忙碌了起來,臨摹起了這幅作品,準備將其張貼至廣場四周,供人觀賞。
而香玉姑娘,則坐到了一張由人送上表演臺的箏之前,準備針對這首詞進行表演。
宋提學則手一揮,又一記雕蟲小技施向了香玉姑娘。
余音繞梁!
這是一記與舌綻春雷相似的雕蟲小技,只不過舌綻春雷是針對自己,而余音繞梁卻是針對他人,但效果卻是一致的,那就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到香玉姑娘接下來的表演。
站在宋提學的角度,當然是通過這次詩詞大賽,優秀的詩詞作品越多越好,可對大賽本身來說,伶人的表現及才華同樣重要,因此他必須確保香玉姑娘的表演能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
不過在此之后……
今晚能有絕佳作品出現嗎?
宋提學的期待之心卻投向了下一位參賽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