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什么身份?
她雖然叫做菩薩,可是,卻不是普通的菩薩。”七佛之師”可不是開玩笑的。
觀音在天庭是“五方五老”之一,和如來平起平坐。連孫悟空都說自己只跪拜過三個人,唐僧,如來和觀音。
佛教教典里,觀音上面排了四十八個人,她排在第四十九位,這就很微妙了。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那這個佛陀也是順天之數,共有四十九位。
這樣算下來,觀音已經是佛了。
另外,也有佛經記載,觀音早在無量劫之前便已經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其實觀音菩薩是一尊“上古佛”,她的成佛時間甚至比燃燈還要早。
有人說,燃燈是過去佛,所以燃燈是如來的師傅。其實并不是這樣,在佛經中,七佛之師是哪七佛呢?他們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
沒有看錯,這最后一位就是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所以,觀音竟然是如來的老師!
當然,這也可能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老師。
但是,即使這樣,也最起碼證明了觀音菩薩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如來佛祖還要出色。
這也就能解釋通,觀音和如來一樣屬于“五方五老”的原因了。
西游記中是這么描寫觀音的“過去劫逢無垢佛,今生修成有為身”。
首先觀音是過去劫就存在的,所以觀音的法力應該是天尊以上,否則他也不能度過上一個無量劫,這也能說明她和五老的身份是匹配的。
觀音菩薩早在過去劫,就已經師承過去劫的無垢佛,一直到了現在劫,已經教出七個成佛的弟子,成為七佛之師。
所以,觀音是早就可以成就佛身的存在,為何遲遲不稱佛?
佛經里說,觀音成“正法明如來”以后,看到眾生依然在受苦,于是發了慈悲心,為了解救眾生,救苦救難要聽盡世間所有的聲音。所以,觀音菩薩正是那佛教的第四十九位佛。
救苦救難的菩薩要是為了難,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
譚浪卻不怕,他說:“菩薩又何必為難,其實為難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人應該是我。”
“我確實拿了別人好處,只是有些個東西卻是有先后的。”
“若是菩薩也要刀,我卻是沒有辦法了。那把刀,畢竟只有一把。”
“菩薩大慈大悲,自然是講道理的。”
菩薩突然就笑了:“就因為我是菩薩,就因為我講道理,所以,你開始要給我講道理了?”
“你是不是覺得,我大慈大悲,就一定會聽你講道理?”
“你這個憊懶小子,我也算是有些了解。”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你的小心思,難道我就不知道么?”
“可是,小子,你錯了,我雖然是菩薩,可我也是女人,我有些時候,也是會耍些性子的。”
“我不給的,誰也拿不去,我要給你的,你也不能拒絕。”
“你不要,我卻偏要給你呢。
譚浪的嘴里就開始有些發苦,這菩薩,霸氣側漏啊。
又聽菩薩說道:“你對我佛門,頗有偏見,我也知道。”
譚浪道:“這個卻是沒有的。我對佛門敬仰,簡直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菩薩卻只是冷笑:“你不由分說,打傷苦海,譬碎金缽,你就是這般敬仰的么?”
譚浪不語。
菩薩的聲音卻突然又柔和下來:“不錯,倒是沒有再張嘴騙我。”
“你這個小子,油滑的很,偏偏還有幾分真性情。這就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