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自養之豬,宰后入鍋,煮到八分熟,泡在湯中一個時辰,取起。將豬身上行動之處,薄片上桌。不冷不熱,以溫為度。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南人效之,終不能佳。且零星市脯,亦難用也。寒士請客,寧用燕窩,不用白片肉,以非多不可故也。割法:須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參,橫斜碎雜為佳,與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語,截然相反。其豬身,肉之名目甚多。滿洲‘跳神肉’最妙。”
文中的‘北人’即滿族人。
‘跳神肉’則是指滿族人在長期舉行的‘跳神’活動中制作出來請親朋好友食用的白煮豬肉。因為這種白煮豬肉的制作方法相當講究,質量也非常高,所以才會被袁枚當成是‘最妙’的。
可是,程虎這個‘大老粗’可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研究古典書籍。
他先把五花肉從冰箱保鮮層拿出來,放在臺面上,然后洗凈粘板跟菜刀,再用鋒利的菜刀在五花肉的豬皮上狠狠刮拉幾刀,直到豬皮由黃變白,看不出半點污漬,而菜刀也確實再難刮下污漬的時候,才停止刮拉。
為什么要用菜刀刮拉豬皮呢?
這么說吧,人類這種自詡為最高級的、最臭美的、還天天洗澡的動物,身上的表皮部分都會殘留污漬,何況是豬呢?對吧。
那白花花油膩膩的大肥豬天天被關在狹小的豬圈里,吃飽就睡,睡醒就吃。
吃喝拉撒全在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里,可以想見,它們的表皮上該粘有多少豬糞跟豬尿,以及被它們自己拱出豬食盆的豬食。
就算現在的大規模養殖已經十分科學,但是,一頭沒有睡過豬糞豬尿的豬,就不是一頭好豬!
所以用菜刀把豬皮上面的污漬刮干凈真的很重要,不然的話,就等同于是在間接吃豬糞豬尿......
刮拉過的五花肉放入清水中洗凈后,整塊放進冷水鍋里煮,不許蓋鍋蓋,還得站在一旁不停的翻動豬肉,等豬肉的香味散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這個時候再蓋上鍋蓋,燜它十幾二十分鐘這樣。之后就可以撈出來切片食用了。
白煮的五花肉本身就十分鮮美,再加上蒜泥、姜汁、辣椒油、精鹽、醬油、香油等這諸多配料,便成了一道咸鮮微辣,蒜味濃香的佳肴。
程虎用筷子夾起一塊片好的白肉,放入調好的蒜泥中攪動兩下,然后送入口中。
初入嘴中,蒜泥的味道頗為濃厚,但等牙齒咀嚼在白肉上,將白肉的肉汁磨壓出來與蒜泥汁水混合一起時,就成了難以言喻的美味。
沒吃過的時候,以為那不過是區區五花肉而已,有什么好稀奇的?
等真正吃到了才會明白,只要手藝好,簡單的食材也能變成寶。
這就強烈說明了動手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啊。
雖然程虎是一個十分謙虛低調的人,但是在做美食這件事上,真的是實力不允許他低調。
唉,人生艱難啊。
這么優秀的他,哪里有女孩子配得上他呢?
吃了午飯,優秀人士程先生把其他小電器一一裝好之后,又把房子打掃了一遍。
因為這兩天到處敲敲打打,屋子里已經攢了不少灰塵。
不過,在他的教育帶領下,三只小猴子也算可以幫點小忙吧。
比如,小胖猴真的很適合擦玻璃。
雖然玻璃上會殘留一堆猴毛,然后程虎還得二次返工,但多少可以省點力氣。
只是這廝實在是愛搗蛋。它覺得滑溜溜的玻璃好玩極了,程虎剛剛把猴毛擦干凈,它又趁著程虎不注意,啪嗒一聲整個猴身撲到玻璃上。
程虎怒道:“小胖,你要是再這樣,我就真吃了你。”
小胖猴貌似已經摸清程虎的套路,朝他略略吐著舌頭,待程虎即將撲到跟前的時候,輕輕一躍,就從踩著程虎的腦瓜子一下子躍到了程虎身后。
然后,再把屁股對著程虎晃了晃。
沒等程虎再出手,它就一溜煙消失在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