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一來,不僅水坑會倒塌,而且還會造成水土流失。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挖一個干燥的土坑,然后將蓄水桶放入土坑內。
程虎帶著工具順著水流向下走了幾十米遠,直到水流經過的泥土的質地已經較為堅硬了才停下來。
他先用鋤頭在水流旁邊挖了一條水道,將原本直直向下流去的水流改了方向,然后再用鋤頭鏟子在原先的水道處挖掘土坑。
土坑的大小比蓄水桶要略微大一些。要是體積一樣大的話,那要怎么把蓄水桶放下去嘛。
雖然土坑的體積對于程虎這樣的大力士來說不算什么,但要用鏟子將濕噠噠的泥土掘走,還是要費些時間的。
因為泥土不僅要從土坑里掘出來,并且要分散在芭蕉林中某些地勢內陷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老天爺下大雨的時候,再把泥土沖入水池內。
雖然蓄水池在日積月累中肯定會堆積一定數量的淤泥,但只要沒有大量泥土掉進去,就沒有太大關系。
把土坑挖掘好后,程虎搬起一個蓄水桶,對準土坑放下去。
土坑貌似稍微大了一點。
沒關系,只要往縫隙里再塞入一些泥土就行了。
手動將泥土塞入縫隙中,并且用木棍捶打硬實,然后再從水道中找來一些水生植物扦插在蓄水池四周的泥土上。
水生植物的根系一般都十分發達,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可以緊緊吸附泥土,能起到防止泥土被水流沖走的作用。
這就像人一樣,如果掉進水里了,還不拼命抓住救命繩索的話,就只有被水沖走的命運。
因此,這些水生植物為了活下去,為了不被水流沖走,都會萌發出極其強有力的根系,牢牢抓住自己生長的地方。
將植物扦插好后,程虎驅動意識覆蓋在這些剛剛扦插好的植物上。
沒一會兒,原本還能看得見的蓄水桶邊緣,很快就被茂密的綠植覆蓋,再也看不到白色的桶緣。
甚至是,還有不少植物根系在蓬勃生長的過程中遇到了蓄水桶堅硬的邊緣,因而向地面鉆出來,然后又往蓄水桶內延伸而去。
那淡黃色的根系密密麻麻,條條絮絮,看起來就跟老大爺臉上的胡須似的。
看到植物們都已經穩穩吸附住了泥土,程虎再將之前改道的溪流放回來。
溪流回到原來的水道中,流得更加歡快,沒一會兒,就順著微微內陷的水道,繞過諸多植物的根部,往蓄水桶內流入。
溪流初入蓄水桶,水質并不怎么干凈,沒有想象中的清澈見底。
但隨著水流匯入的水量逐漸增多,原本還有些暗黃的水質,因為受到了稀釋,便漸漸有了清澈見底的跡象。
程虎覺得這里算是完工了。
等溪流里的水注滿蓄水桶之后,水流會從蓄水桶的邊緣滿出,然后繼續沿著原來的水道向下流去。
蓄水桶的體積是3500升,也就是說,這蓄水桶可以裝3500升水。
這樣一來,即使迎來了真正的酷夏,從泉眼里冒出來的水量由于盛夏來臨而逐日減少也沒有太大關系。
只要那一星半點的水量流到了蓄水桶內,就能被儲存起來,而不是順著水道一路向下,然后慢慢被泥土吸干,或者被風干被曬化。
水流一旦出了芭蕉林,進入大河道內,肯定會直接滲入河床底部,不可能靠著雞尿那么大的水量一路向東流去。
因此,在芭蕉林里建造一個蓄水池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這樣不僅能將稀有的水保存起來,也能幫助芭蕉林附近的動物們安然度夏。
雖然說,這么一池子水可能沒法維系一整個夏天,但是,只要老天爺偶爾下一場大雨,那這個廣口蓄水池也定然可以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如此,度夏是沒問題的了。
而且芭蕉樹的葉子十分巨大,可以起到遮陽作用,能有效的防止烈日直射水池,避免水分過量揮發。
建好了一個蓄水池,程虎簡單的吃了點從家里帶來的食物,然后拿起東西,前往松林征戰第二個蓄水池。
比起復蘇時間更長的芭蕉林,松林的地下水滲出情況并不怎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