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觀內道士見官軍走了,將躲藏在觀內的那兩個學生帶進大殿。
兩個中學生見了無為道長和智涵,雙膝跪地,感謝智涵在他們危難時刻伸出援手,救了兩人性命。
智涵連忙扶起二人,見那男生約十六七歲年紀,身材修長。
穿一身灰色學生服,濃眉如劍,兩眼炯炯有神,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武之氣。
那女生約十五歲上下,身穿藍色學生服。
白里透紅的俏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烏黑的頭發上插著一朵潔白的小菊花,端莊中帶著幾分潑辣和調皮。
那男生躬身道:“學生名叫楊萬里,是滕州中學的學生。
眼見西方列強蠶食我國領土,洋人又在我國到處建教堂,招收教民,
妄想毀滅我國五千年文化,我們學生紛紛站起來喚醒同胞。
今天我們受到洋人的侮辱,幸得智涵大哥相救,小生感恩不盡。”
那女生略帶羞怯,欠身施禮道:
“學生名叫王淑娟,和楊萬里是同學,感謝智涵大哥搭救。”
無為道長打量了兩個中學生一眼,捋了一把銀色胡須,親切地說道:
“在國家危亡之際,你們學生娃娃敢于站起來喚醒國人,同仇敵愾,共御外辱,精神確實可嘉。
可是你們現在年紀尚小,正是學知識的時候,你們現在回到學校去,好好讀書。”
無為道長叫來一個道士,吩咐將這兩個學生送出千山頭。
兩個學生離開千山頭后,王淑娟仍心有余悸。
楊萬里就像大哥哥一樣,大方地伸手挽著王淑娟,給她講梁山好漢的故事。
兩人慢慢走過鄉間小道,王淑娟的心情逐漸平靜了下來。兩人有說有笑,回到了滕州中學。
卻說無為道長見智涵救了兩個學生,既高興又不無擔心,對智涵道:
“徒兒俠義心腸,見義勇為做的很對。可是那張金彪絕不會善罷甘休,他肯定會來瘋狂報復。我看你還是暫去泰山碧霞觀避一下,如何?”
智涵道:“好吧,小徒聽師父的安排。”
智涵剛剛收拾好行李,突然聽到院外喊聲震天,近兩百個軍士手持刀槍,將玄真觀四周團團圍住。
智涵輕身一縱,躍上靠院墻邊那顆古柏,遠遠望見四五十個軍士正在敲打大門。
張金彪高喊;“不要走了那個小道士!”
智涵從古柏上縱身跳到院外,心想要把軍士吸引過來追自己,以解玄真觀之圍。
他對著軍士高喊:“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們沖我來吧。”
十幾個軍士圍上來,智涵跳出二十余丈外,等軍士沖到跟前時,方才施展拳腳,將軍士一一打倒。
后面的軍士追來,智涵且戰且走,又打倒十余個軍士。
張金彪聽說小道士從后面跑了,馬上帶領眾軍士從后面追來。
智涵一口氣跑到馬路上,張金彪騎快馬追上來,眼看就要抓到智涵。
在危急關頭,智涵見身后一輛大馬車飛馳而來,四匹快馬拉著一個藍色錦緞包輿的花車。
他急中生智,縱身跳上車輿,兩手抓住車后的欄桿,隨馬車向西北方奔馳而去。
張金彪帶領眾軍士追了一陣,見馬車越走越遠,便停止了追擊,垂頭喪氣地回滕州了。
馬車到濟寧一個商號前停下了,智涵跳下馬車,謝過車主人,然后朝泰安方向走去。
第二天傍晚,智涵來到泰安縣城外。他沒有進城門,繞小路上到泰山頂。
然后走進碧霞觀,幾個好友安排他住下休息。
次日早晨,智涵與眾道友見面。
問起玉虛道長的情況,大家憂心忡忡地告訴他,玉虛道長腸燥便秘,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病了三月有余。
每天不思飯菜,服藥久不見效,身體十分虛弱。
智涵聽后,輕輕走到玉虛道長的床邊,
見道長雙眼緊閉,面如土色,氣若游絲,身體十分虛弱,智涵心里非常著急。
智涵尋問用藥情況,道友告訴他,
曾到萊蕪縣請了馬神醫來診病,馬神醫望聞問切后,按照君臣佐使開了藥方。
現在獨缺那道君藥,我們走遍山東無處可買。缺了君藥,其它藥都沒有用。
智涵急切問道:“那味君藥是什么?”
“馬神醫說,君藥是生長于泰山頂上,長成人形的赤首烏和白首烏,雌雄配成一對入藥。”
“采到雌雄首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