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啊,這清舒院的禮,往哪兒隨呀也沒見有人寫禮簿。”進門的人左右張望著。
“哦,在,在在在。”張大林往前走著迎上來人,頭往后一轉,喊道“廣泉禮簿呢”
“來了”廣泉一邊往大門這邊跑一邊從懷里掏出個紅皮本子遞了過來。
張大林示意李承宣接著本子,催促他趕快去準備筆墨記賬,“這事兒要一早說了,一忙,又給忘了,廣泉這孩子,懷里揣著禮簿都沒記起來提醒一下。”
“沒事,張叔。”趙清悅笑了笑,“不是還沒開席嘛,席間慢慢寫也行的。”
“嗯,去吧。”說著,張大林又拽住李承宣的胳膊,湊到他耳邊悄聲說話“規矩是一家最少五十文,你問名字,寫一個名收一份錢。”
李承宣點點頭,“知道了。那你們招呼著,我把小桌子搬出來放門口寫賬。”
桌子一擺出來,不管是剛來的還是已經坐下了的,都過來圍著桌子交錢隨禮。當著大伙兒的面,李承宣也不可能去數夠不夠五十個子兒,都是給一串收一串、給一捧收一捧,人家報多少數就寫多少。
各家都是五十文,確實沒有多出一個子兒的。
梁順福是最后過來的,用三個手指捏著一枚圓角方幣遞過來,“來,承宣,我家隨一錢。”
李承宣一看是他,連忙將他的手推了過去,“別別別,梁叔,你送那么貴重的禮物了,要是還收你的隨禮錢,那我們也太貪財了,不能收,不能收,你拿回去。”
“東西是東西,隨禮是隨禮,這怎么能一樣呢。”梁順福作勢要把錢遞過來,但明顯力道小了不少。
“我的梁叔啊,你就收回去,趕緊入席吧。”李承宣索性站起來,整個兒把梁順福的胳膊都推了過去,“你要是隨這份錢,那車和土豆,我們可就不收了啊。”
梁順福面露難色,“哎呀這那不是折你梁叔我的面子嘛,送來的禮,哪還有收回去的道理。”
張大林走了過來,雙手搭上梁順福的肩膀,“順福,你就別為難孩子了,你那輛車就值兩三錢銀子呢,再隨禮,不是要叫人家笑話承宣一家嘛。”
說著,掰住梁順福的身子就往院子里走,“走走走,入席,快去坐吧,坐好了就該上菜了,我也得去我們家那邊招呼人去。”
“哎你們家也擺桌了啊”梁順福扭過頭看著張大林,“我說呢,怎么也有人在你家門口聚著,還以為是那些個村長們上你家問候你,原來是席擺到那邊了啊。”
“哈哈。”張大林笑了笑,“孩子們說,各村的村長來,擺到我家,我去招呼,他們也方便,我也熟悉。”
“也是,也是。”梁順福點著頭入座,“你們村長們聚一個院兒里,說個話、商量個事兒什么的,都方便。”
“行,那你坐,我先過去。”說罷,張大林拍拍梁康樂的肩頭,“康樂,一會兒,吃好喝好啊。”
張大林來到大門口,看向趙清悅,“清悅,去看看廚房那邊,人坐好了,該上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