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琴身體不好,主要是她后背有個羅鍋兒。
有的說是什么骨結核落下的毛病,也有人說是小時候脊椎受了傷,所以形成羅鍋。
據徐老太太說,好像是從徐志琴四五歲開始長的,也到處去看了。
那時候的醫療水平不行,診斷不出是什么毛病,也就無從治療。
受羅鍋影響,徐志琴個子很矮,一米五左右。
年輕的時候雖然也病病殃殃,好歹日常生活不耽誤,還生了梁紹杰這么個出色的兒子。
不過等著歲數大了之后,胸腔受擠壓,空間不足,就總是喘不上氣來,心臟也不好。
梁紹杰因為尿毒癥腎衰竭去世后一年,徐志琴也撒手離開人世。
醫學上的事情,徐瑾萍不太懂,沒法給出好的建議。
但是她可以幫老姑一把,要是老姑家里有錢,說不定可以出去檢查一下,萬一有辦法治療呢?
“你侄女給的,還不趕緊拿著?”老太太看了閨女一眼,滿面笑意的說道。
“今年你也沒少幫忙出力,既然你侄女掙錢了,你就跟著沾個光兒唄。”
徐老太太這輩子最操心的,莫過于三兒子和小女兒。
這倆孩子都身體不好沒啥本事,日子過得也差,但凡能幫一把,老太太也想閨女家日子好一點。
“你就聽你侄女的話,去整個小買賣干著,多少進個活錢兒,生活費不就有了么?樹林掙的錢就能攢下。
小杰都十五了,再有十年娶媳婦,你還不攢點兒錢啊?”
母親和侄女都勸,徐志琴也著實缺錢,這嶄新的一萬塊拿在手里,那特殊的油墨香氣真的是太吸引人了,哪里還舍得放下?
“我三哥三嫂知道了,能高興么?”徐志琴還是有些猶豫。
三哥三嫂都不在家,老娘跟侄女就把錢分了,萬一那兩口子回來不樂意呢?
“咱家什么時候他倆做主了?以前是我,現在是萍子說了算。
就這樣兒吧,磨嘰啥?
你就按照萍子說的,趕緊去踅摸個床子,然后找地方進貨,趕在年前把攤子支起來,還能掙一筆呢。”
徐老太太擺擺手,一錘定音。
“姑,走,咱倆去大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床子,能定就趕緊定下來。這事兒不能磨蹭,趕早不趕晚。”
徐瑾萍這人性子急,不管干啥都是干脆利落,特別麻溜。
錢有了想法有了,那還不趕緊行動等啥呢?
“對,對,趁早,這才一點半,你倆趕緊去別耽誤了。”
徐老太太一聽也覺得有道理,于是催著姑侄倆趕緊去。
就這樣,姑侄倆騎著自行車一路奔向松江河,來到位于八一橋南的大廈。
所謂的大廈,實際上應該叫松江河農貿市場,前幾年蓋起來的,占地挺大,二層樓,當地人習慣了就稱其為大廈,跟市場區別開。
大廈是一座回字形建筑,回字形中間的空地是各種攤床,賣蔬菜、水果、肉食等農副產品,上面用透明玻璃瓦覆蓋,透光擋雨。
外面這一圈建筑分兩層,一層主要是小百,二樓賣衣服賣鞋等。
九十年代,大廈的生意非常紅火,哪怕過幾年松江河市場改建成商貿中心,這邊的生意也不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