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前兩節課,各班也都沒上課,全都排練去了。
等到第二節課一結束,全校師生便都齊聚四樓電教室,參加一年一度的文藝匯演。
主持人報幕,學校領導講話,之后文藝匯演正是開始,各班按照順序表演。
各班的節目單提前報上去,并且抽簽決定節目順序。
高一一班的兩個節目,第一個大合唱排第五出場,第二個節目在倒數第三出場,中間的間隔時間不短,正好有時間準備。
因為上午的事情,一班的學生們心里都憋著一股火呢,所以大合唱的時候那聲音別提多響亮了。
一班第一個節目十分完美的謝幕,評委也給了很高的分數。
各班的表演都很有特色,唱歌的、跳舞的、說相聲的、演小品的,可以說五花八門,表演的質量也參差不齊。
高一二班排了一個小品《打針》,就是根據電視里小品扒過來的,原樣照搬沒什么變化。
雖然能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實際上沒多少內容升華,就那么回事兒。
另一個節目,是唐曉莉領著班級幾個女生跳舞。
怎么說呢,唐曉莉本人跳的還不錯,但其他幾個女生動作就一般了。
最后只突出了唐曉莉一個人,其他那幾個都成了伴舞的。
整體節目還行,分數比一班的合唱稍微低了點兒。
“還有兩個節目,就輪到咱們班第二個合唱了,大家都做好準備。
瑾萍,你那邊都預備好了吧?等下我們先幫你把桌子什么的搬過去安排好,你就放心大膽的發揮。
我們這頭你不用操心,肯定不會掉鏈子給你丟人。”
樊立志一邊組織上場的同學站隊,一邊給同學們加油鼓勁兒。
“同學們,這也算是背水一戰了啊,都打起精神來,成敗在此一舉。”
“班長,放心吧,我們都有數,肯定沒問題,讓那些紅眼病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實力。”
陳海祥等人都一臉鄭重的點頭,事關重大,誰都不敢輕忽大意。
兩個節目很快過去,評委挨個兒打了分數,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節目的分數超過一班那個大合唱。
“接下來,是高一一班的合唱《少年中國說》。”
這個節目,是徐瑾萍定的。
前陣子她講過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特地留了作業讓大家背誦最經典的那個段落。
為了讓同學們記的更容易,徐瑾萍還把那一段哼唱下來,結果同學們非常喜歡那首歌,不少人都學著唱。
所以這一次更改節目,徐瑾萍第一個就想到了這個。
節目前面是一段詩朗誦《少年強》,中間集體背誦最經典的那個段落。
到后面,再由陳海祥等人領唱,一起唱《少年中國說》。
歌大家本來就會,背誦也沒問題,只有前面那一段朗誦是新的,不算難,多練幾遍也就記住了。
大家都卯足了勁兒排練,到下午就已經滾瓜爛熟。
主持人剛報幕完畢,幾個男生就抬著桌子上臺,擺到了一旁角落,徐瑾萍拿著筆墨宣紙等東西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