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朗誦開始,徐瑾萍便動筆寫字,這邊揮毫撥墨激揚文字,那邊歌聲洪亮朝氣昂揚,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待歌聲停歇,徐瑾萍這邊也寫好了字停筆,一篇行書《少年中國說》片段,筆力蒼勁、揮灑自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樊立志陳海祥幾個忙過來,將徐瑾萍的作品展示給臺下觀眾。
而徐瑾萍這時候,又換了支最大號的毛筆,換了張嶄新的紙,在上面寫了幾個大字,志當存高遠。
第二幅字少,很快寫完,一班的同學接過去展示給所有人。
臺下一片寂靜,所有曾經懷疑過一班文化墻作弊的人,全都啞口無聲。
人家徐瑾萍都現場展示了,他們還能說什么?
分明這兩幅字,比一班走廊貼的那個更好,還有比這更有力的證明么?
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徐瑾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讓所有質疑過她質疑過一班的人無話可說。
這一場打臉可以說是既準又狠,打的啪啪響,打的呱呱叫。
不少人都覺得臉上熱辣辣的,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鉆進去。
當然,更多的人是贊賞,也不知道是誰帶頭鼓掌,現場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伴隨著歡呼聲。
“感謝高一一班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現在有請評委打分。”
主持人回神很快,在掌聲中上臺,繼續進行匯演的下一個環節。
幾位評委不約而同的給了高分,最終分數出來,高一一班第二個節目,比第一個節目還高出幾分來,成為全場最高分。
一班的同學聽到分數都高興極了,互相擊掌、擁抱,然后歡欣雀躍的下了臺。
徐瑾萍本想把兩幅字收起來拿走,結果那邊校長擺擺手,有老師上前來,接過了徐瑾萍手里的字。
“正好過幾天縣里有個藝術節,校長說了,把你剛才這兩幅字送去參賽。”
得,剛寫完的字,墨還沒干透呢,就被拿走了。
“兩幅字夠么?要不要我再畫兩幅畫?”
徐瑾萍這話里帶著反諷的味道,不是不信她能寫會畫么?這咋又把她的作品送去參賽了?
呵呵,所以說啊,有些時候人真的不能太老實,該較真就必須分毫不讓,在哪兒都一個道理。
“應該不用吧?兩幅字夠了,回頭我找人給裝裱好,送去藝術節展評就可以了。
學習挺累的,不用費那個勁畫畫了。”
這老師就是被劉主任叫去鑒定一班書畫的那個。
當時他一口咬定,那些字畫沒有十幾年的功底寫不出來,結果被啪啪打臉。
說實話這會兒面對徐瑾萍,他還真是有點兒抹不開。
“徐同學,你是跟誰學的書法繪畫?功底很深啊,這字寫的真不錯。”
終究還是臉面沒比過好奇心,那老師沒忍住問了句。
“以前的鄰居就愛擺弄這些,我跟著學了一段時間,后來鄰居搬走了,我就是自己練,野路子胡亂寫的。”
呵呵,還能告訴你,人家是北大的教授,曾任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說了你也不認識,打聽那么多沒用。
“高手在民間啊,真厲害。徐同學這一手好字,可千萬別扔下啊,平時有空一定要多練,將來肯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