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蘇安英跟幾個妹妹不是同一個母親,但姐妹間感情很好,蘇安花對徐瑾萍姐妹也很喜歡,尤其是對徐瑾萍。
好幾年沒見,如今一看外甥女長成大姑娘了,這么出色,蘇安花更是喜歡的不得了,扯著徐瑾萍不松手,一個勁兒跟徐瑾萍聊天。
聊著聊著,就說到了幾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蘇安花連連嘆氣。
“二姐,你說你咋養了這倆好閨女,學習都這么好。
你看看我家這倆,啥也不是,老大上初三了,期末才考三百來分,老師說這個分數考不上高中,讓去撫松念職高。
你說那職高有啥用啊?咱這家庭,拿錢供著去念個職高,念完了能干啥?”提起這事兒來,蘇安花就愁的不行。
“我跟振國商議了,春天拿了畢業證就不讓他念了,下來干活吧。
先擱家種一兩年地,以后讓他去學個手藝算了,好歹能養活自己。”
蘇安花瞅了眼自家那倆兒子,“你說你倆但凡有一個跟你萍姐似的這么有出息,學習那么好,我也不至于這么愁得慌啊。”
農村孩子,不念書只能種地,沒啥別的出路。
上輩子韓曉明初中畢業沒再念書,去學了廚師。
正好那時候大姨家的兒子在市里開了家飯店,韓曉明就在飯店里打工,后來家里幫忙在市里買了房子結婚,日子過得挺緊吧。
韓曉亮也是初中畢業就不念了,留在家里種地。
這小子機靈,跟人家學著瓦匠、木匠活,農閑的時候就去縣城搞裝修,農忙了就在家里侍弄地。
韓振國兩口子在自家后院蓋了新房,給韓曉亮娶了媳婦。
守家在地,有老人幫襯,再加上韓曉亮能干,日子過得倒還行。
“三姨,但凡能念書,還得讓曉明念。高中考不上,讀職高也行,畢業了總能找著個工作。
曉明才十七,你讓他下來種地,太可惜了。”徐瑾萍知道勸也沒什么用,但還是想勸幾句。
“要不然,你讓曉明回讀一年?讓他去東崗,我看著他給他輔導功課,只要他肯用心,咋地也能考上高中。”
仙人橋中學的教學質量不行,換個地方,再有徐瑾萍在旁邊盯著,說不定能考上高中。
“你問問他,樂意學習么?他根本就不想學。成天就跟我說念夠了,要不我能愁得慌么?”
蘇安花搖頭嘆氣,“小萍,你找機會幫三姨勸勸他,咱這個家庭不好好念書,真的就只能種地了。”
徐瑾萍瞅了一眼韓曉明,這么大的男孩子多數都叛逆,別看這小子瞅著蔫兒巴登的挺老實,心里主意正著呢,父母成天嘮叨,肯定是煩了。
“行,三姨,等著到渾江了,我找機會好好跟他聊聊吧。”車上吵吵嚷嚷的太鬧騰,不適合談心。
說話間隔壁座的小娃不知道怎么哭了起來,原本就吵鬧的車廂這下更不消停了,吵的蘇安花跟徐瑾萍也沒法再聊下去。
等那孩子終于哄好,蘇安花又跟蘇安英聊了起來,姐妹倆也有日子沒見了,聊得挺熱乎。
火車上很無聊,幸好不是長途,兩個多小時之后,火車終于到渾江站了。
渾江,九四年改名白山,但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原來的稱呼,依舊還叫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