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火車站也沒改,依舊是渾江站。
火車進站,眾人收拾了東西準備下車。
蘇安花母子三個也帶了不少東西,一行人大包小裹費勁巴拉的下了火車出站臺。
剛到外面,就見到了接站的人,蘇安芬、蘇安珍,徐瑾萍的五姨、六姨。
“老五、老六,在這兒呢。”蘇安花朝著倆妹妹招手,那邊蘇安芬姐倆也看到了,急忙迎上來。
“二姐、三姐,哎呀,這是咱家萍子?天,都長這么高了?真俊,跟二姐年輕的時候挺像。”
幾乎所有見到徐瑾萍的人,都會說這話。
徐瑾萍笑著上前,挨個兒抱了下五姨六姨肩膀,“五姨過年好、六姨過年好。”
“好,好,過年好。走吧,咱去坐車,你姥在家等的著急了,一個勁兒催著我們來接呢。”
蘇安芬笑著扯住了外甥女的手,“你姥還是在你大姨家過的年,走吧,咱們坐車過去。”
蘇家以前住在大營村,前些年,蘇老太太為了老五老六倆閨女的親事,把大營的房子賣了,搬到了渾江投奔大閨女馮美玲。
最開始住在江北民樂橋,后來倆閨女都出嫁了,老太太又身體不好,就賣了民樂橋的房子,幾個閨女家里輪著住,如今是住在大閨女馮美玲家里。
一行人出了車站,就見到火車站外停著好多中巴,售票員在那兒大聲的吆喝。“前道,前道。”“后道、后道。”
渾江這個城市屬于東西走向,主干道就是渾江大街,也就是那些人說的前道。
這年月來渾江,要記清楚想去的地方在前道還是后道,不然容易坐錯車。后來,這前道后道的說法后面也就慢慢沒有了。
“走吧,咱們不坐這個車,到外面坐大客。”
蘇安芬一手扯著徐瑾萍,另一手扯著徐瑾玫,蘇安珍領著蘇安英,眾人又往前走了幾步,到大巴車站點。
市里跑的車分大巴中巴,大巴上車八毛錢,中巴上車一塊錢,熟悉市里情況的,多數都坐大巴。
大巴里面寬敞,幾個人上了車坐下,蘇安芬付了錢買票,告訴售票員他們到東風橋下車。
馮美玲是建設小學的老師,家就住在離著建設小學不遠的一處平房,胡同口就是鐵道。
一行人在東風橋下了車往南走,沒多遠就到了馮美玲家,剛一進門,就見到馮美玲從屋里出來,笑呵呵的迎上前。
“哎呀,可算把你們等來了,老四也剛到,正好,咱這一家子團圓了。”
幾個小的忙過來問好,馮美玲一看這些外甥、外甥女們,更高興了。
“快,趕緊進屋吧,你姥都等著急了,就盼著你們回來呢。”
城里的房子都不大,馮美玲家這就算是不錯了,三間半房子,里面挺寬敞。
眾人進門,直奔東屋,果然見蘇老太太坐在炕上,正往外屋瞅呢。“姥,過年好。”幾個孩子齊聲說道。
“哎,好,好,都好。快來,上炕坐。”蘇老太太這個高興啊,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這是萍子?好幾年沒見著了,長成大姑娘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