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安英老實人,對繼母心里感激,自然不聽。
可徐瑾萍那時候才多大?五六歲,總聽二姥姥說什么姥娘只疼韓曉明這個親外孫,不疼徐瑾萍這個后外孫女這一類的話。
小女孩能懂什么?心里漸漸就對回姥娘家有抵觸了。
后來蘇老太太搬到了渾江,住在民樂橋江北。
那時候的民樂橋還是吊橋的模樣,幾根大鐵鏈子上面鋪上木板,兩塊木板間有距離,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底下的大江。
別看徐瑾萍性子野,可是就怕這個橋,本來她就不愛回來,這下回來的更少了。
如今想來,當年真的是太幼稚了,明明姥娘和姨們對她都特別好,她怎么會為了這些零七八碎的小事,就跟姥娘家里疏遠了呢?
“姥,好幾年沒見了,你還好么?”
徐瑾萍坐在蘇老太太身邊,拽著老太太的手,一邊打量著蘇老太太,心里各種感慨。
上輩子最后一次見到蘇老太太是什么時候?好像是六年級的春節吧?
之后好幾年她都沒回來過,再然后她就出門打工去了,連家都極少回來,更不用說來看望姥娘。
直到姥娘離世,她也沒能再看一眼了。
想到此,不由得有些心酸,“姥娘,我挺想你的,就是學習忙,沒時間回來。”徐瑾萍找了個很拙劣的借口。
“好,挺好的,住在你大姨家里,吃穿什么也不用操心。”
蘇老太太十分親切的看著徐瑾萍,盡管兩人沒什么血緣關系,可蘇老太太對徐瑾萍,向來是當親外孫女一樣看待的。
“知道你忙,那上學能不忙么?心里有姥兒就行了,姥不挑這些。”
老太太這么大歲數了,什么事情看不透啊?外孫女眼睛都紅了,她還能說什么?再說就該掉眼淚了。
大過年的難得見一回,高高興興的不是挺好么?
“這次回來能多住幾天吧?我聽你媽說,年后初八開學?那就住到初七。”
“嗯,初八開學。要是我大姨不嫌我們姐倆煩的話,那我們就住到初七再回去。
姥,要不然你跟著我們一起回去吧,過去住一陣子,我奶也總是念叨你呢。”
不管怎么說,蘇安英是蘇老太太給養大的,養育之恩大于天,該盡的孝道不能落下。
以前家里沒那個條件不敢提這個話,如今徐家總算好起來了,也該是蘇安英盡孝的時候。
六個閨女家里,蘇老太太輪流住著,也該輪到蘇安英了。
“對啊,媽,要不然過幾天你跟著我們一起回東崗住吧,這些年我也沒能在你跟前兒盡孝,過去住兩年,我和志彥好好孝順你。”
蘇安英一聽閨女提起話頭來,趕忙接著說道。
在她心里,蘇老太太就是親媽,她這個當閨女的沒能盡孝,一直心存愧疚。
可以前家里日子差,實在沒轍,總不能讓蘇老太太過去跟著吃苦。
如今日子好了,也該讓老太太去享享福,總算是沒白養她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