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要寫小說?哪一類的?”電話那一頭,云姐似乎有些驚訝。
“小徐啊,姐可得勸你一句,你可別看著那些言情小說挺好,就想跟風寫啊。
你這個年紀,不適合。你聽云姐一句勸,還是往下寫你的詩詞吧。”
九十年代后期,新華書店逐漸沒落,隨之而起的是各種租書屋,可以往外出租書籍、錄像帶。
隨著租書屋的興起,一大批武俠、言情小說進入大眾視野,席絹、于晴、沈亞等臺言作者的作品風靡各地。
好多初中高中女生都癡迷于臺言小說,就連徐瑾萍的同學,也有好多人都偷偷讀小說。
松江河有好幾個租書屋就在一中附近,生意都特別好。
徐瑾萍班級的女生就經常托樊立志、陳海祥幫忙去租書,一本書五毛錢,班級里好多女生換著看。
臺言的火爆,引起不少出版社的注意,除了引進版權,也有的出版社開始培養本土言情小說作者。
云姐的出版社也有這樣的業務,近期出版了不少這一類的書。
這種書只適合掙快錢,一本書十來萬字幾千稿費,基本上就是首印,沒有再版的機會。
云姐做這一行的,最清楚不過,目前來說,言情小說不算主流,還上不了臺面,更受一些傳統作家的鄙視。
徐瑾萍前途一片大好,云姐不希望徐瑾萍為了掙錢,就去寫這一類的書,不適合,怕毀了她。
“云姐,我寫的不是言情小說,怎么說呢,算是鄉土文學一類吧。
《參鄉百年》,寫幾個家族在東北的發展史,東北風情民俗一類。”徐瑾萍笑著解釋了下。
言情小說上輩子已經寫膩了,現在她只想寫點兒不一樣的東西。
家鄉這么美,風土人情、民俗歷史,那么多可以寫的東西,干嘛非得寫言情呢?
“哦,不是言情小說就行。
這樣,你先把詩詞文集發給我,過幾天把你這本小說的前面十萬字發給我,我給你找個專門的編輯看一下,具體事宜再商議。”
云姐不負責小說類,但是出版社有編輯負責,她可以幫忙牽線。
當然,如果徐瑾萍寫出來的作品很精彩,云姐也不介意跨行,反正對于他們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兒。
“好,謝謝云姐,那我盡快整理文稿,弄好了發給你。”徐瑾萍隨口應下,這才掛了電話。
跟云姐聯系之后,徐瑾萍便開始整理第二冊的文稿。
幸虧她的習慣好,每次寫完就校對修改,現在就只需要整理歸納到一個文檔里面,然后通過郵箱發給編輯就可以。
稿子發過去半個月左右,云姐又聯系徐瑾萍,說第二冊審核通過。
稿費過幾天就匯過來,出版社那邊也會加快速度校對排版,然后印刷發售。
“小徐啊,把你的那個小說也發給我,我找個人幫你看一下。”
第二冊詩詞文集的質量依舊出色,云姐著實不想徐瑾萍就此不寫了,所以她打算先找人看一下徐瑾萍的小說。
如果達不到文集的質量,她就盡力勸徐瑾萍再出幾冊詩詞文集,不要幻想著寫什么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