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了不久,十皇子搬了一堆的書回到了住處,沒有靈力淬體,十皇子的身體和普通人無異,搬了這一堆書回來累的氣喘吁吁。戰事過后皓月帝的后宮在皇后的帶領下,緊衣縮食,減少開支,除了留下必要的太監宮女,大多數都被遣出宮,帶著撫恤金自謀生路了。一眾皇子皇女做事大多親力親為。
楊清禹先拿出一部納靈訣,這是隱月大陸最普通的修行法門,哪怕在俗世中都很常見,能否修煉納靈訣被當做是能否修煉的一個標志。納靈訣并不復雜,就是一個簡單的吐納導引靈氣的法門,靈氣運行十二周天以后會留存丹田一部分,如此往復增加自身靈力修為。
但是由于這個法訣十分粗淺,所以它的導引是很粗暴和緩慢的,世間的修行法門千千萬,各有特點精妙,其中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導引,遵循何種經脈線路導引,好的功法,導引法門繁復艱深但是修行速度和儲存靈力的效率奇高。納靈訣正好相反,線路簡單,但是效率低下。
楊清禹嘗試了一下納靈訣的運行法門,卻是咦了一聲,本該緩慢的靈力流動竟是毫無滯澀的流淌到了丹田,但是尷尬的事情發生了,他的丹田依然不能儲存靈氣,無論導引的多快,到了丹田都會散逸一空。楊清禹在想是不是這個功法不太適合,于是又換了幾個功法,毫無例外,無論多么簡單還是多么艱深的功法,在楊清禹身上導引都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哪種功法都沒辦法在自己的丹田里留下哪怕一絲靈氣。
楊清禹陷入了深思,自己現在有個優勢,就是靈力在自己體內沒有任何滯澀,絲滑無比,但是自己的劣勢在于丹田無法儲存靈力引為己用。這樣就不能釋放靈力對敵也不能以靈力淬煉身體。
等等,楊清禹的腦中突然閃過了一道亮光,使用靈力功法本質的道理就是將靈力外放,那么我為何要在丹田內儲存靈力呢?讓他原路返回不就是靈力外放嗎?這種想法本來是極其危險的想法,靈力逆行和對沖是修行者的大忌,但是縱觀古今修行者,似楊清禹這種經脈對靈力沒有絲毫排斥的體質也是聞所未聞。自己的身體本就不是正常的狀態,若想修煉,當然要走非常之路。
楊清禹一咬牙,一不做二不休,在導引靈力進入丹田以后沒有停止這一周天,而是將靈力繼續導引完全原路返回,靈力聽話的有如聽話的魚兒,掉頭便往來時的地方而去,正盤膝而坐的楊清禹,下意識的伸出手指,一尺長的白芒在自己指尖吞吐,白芒吞吐間散發著巨大的威能,雖然沒有試,但是楊清禹毫不懷疑這股白芒已經有了開山碎石之威。
楊清禹突然想到了什么,嘗試了自己修改一下納靈訣,有的通路會讓靈力流動速度變慢,有的通路會讓靈力流動速度變得快上數倍,楊清禹感覺自己這個身體現在有了大用處,哪怕最終自己無法修煉術法,淬煉肉體,至少可以當做一個試刀石,將所有功法磨煉到完美。美中不足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是那么孱弱,堪堪比的上一個尋常武夫。這大大制約了自己的戰斗能力,階位較低的武者和修者調動靈力的速度較慢,自然是跟不上他這迅捷無匹的一周天吐納。但是高階武者和修者,自己體內的靈力就已經浩如滄海,周天搬運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由內而外的瞬發。
十皇子收起功法,陷入沉思,一定還有方法,有自己沒有想到的方法。
做不成自己就還是以前那個無法修煉的廢物皇子,做成了自己也就成了自己這條獨特道路上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少年皇子目光堅定,望向南方,望向那里的萬里焦土,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嵌入自己的掌心卻恍似不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