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安長公主這話一出,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這梁王棄妃,沐家棄女的標簽一打,一大半眼含鄙夷的。
不過,她們出身高貴,又自持教養,雖是眼中鄙夷,面上卻沒什么表示,甚至沒有人說什么話,只有三公主道“那她真可憐。我看著鐘靈毓秀一個人,很是討喜呀”
三公主是已故穗妃所生,這位穗妃據說是出身農家,所以,封為穗嬪,還是死后追封為妃。穗嬪生前不爭不競,加上生的只有一個女兒,在宮里的日子還算安生,三公主平安長大,順利嫁人,嫁的是寧侯次子,夫妻恩愛,她容色也甚好。
三公主的話引來幾聲笑,不過這幾聲笑里各有意味。
大公主瞟她一眼,道“三妹妹長著一顆菩薩心腸,看著誰都可憐,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覺得她可憐,焉知她無可恨”
大公主和七公主一母同胞,都是賢妃所生,賢妃雖沒生有兒子,卻生有大公主,在宮中也頗有地位。
這位大公主甚有意思,她十七歲的時候,新科放榜,她自己有瓊華宴上看中了那位長相俊秀的探花郎,便去求了皇上,皇上當即賜了婚。
那位探花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志得意滿之際,卻被告知要娶公主。
本朝雖然沒有駙馬不得入朝為官的硬性規定,但對駙馬的晉升空間卻多有限制,比如朝中官職不得超過四品,不得擔任實職主官,不得成為一司之首
這位探花不同于寧侯次子,寧侯爵位有世子承襲,他一個次子原本就習慣了做一
就好像晴空一個霹靂將他劈得外焦里嫩,皇上賜婚還不得退,還得謝恩
他是娶了公主,有俸祿有風光,但卻等于已經止于仕途,公主是君,他是臣,在外郁郁不得志,在內還得向公主低頭問安行禮,看其臉色。
別人眼里的風光無限,這位探花卻是心中恨怨不已。
而大公主是皇上第一個公主,性子刁蠻跋扈,并不好相處。
據說兩人是真正相敬如賓,知道仕途頂多也就止步于四品,這位探花破罐子破摔,喝酒賭樂,斗雞走馬,一個青年才俊,生生成了一個紈绔。
據說兩人雖然份屬夫妻,大公主其實和守活寡也沒多大區別。兩人甚至僅生了一個孩子,那個女兒還是大公主在二十五歲方才得的,如今才五歲。
大概是婚姻不順,大公主陰陽怪氣,加之楚夢瑩在她面前說過梁王和沐清瑜的壞話。她覺得沐清瑜出現在這里,簡直是對她們身份的一種污辱。
而三公主這個蠢貨,反倒夸贊。
她母妃是賢妃,而且還活著,三公主的母妃卻早就死了,她也不用給這蠢貨面子。
四公主更直接一些,問道“你來這里做什么”
沐清瑜瞟了一眼,有些好奇道“各位這是在定遠侯府里也圈地為王了”
“大膽,你一個棄婦,有什么資格在我們面前說話”四公主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