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霽也看見沐清瑜了,笑呵呵地道“瑜兒來了,來來來,這幾日又忙壞了吧外公讓廚房做你最愛吃的松鼠桂魚”
沐清瑜笑道“好”
裴康樂過來行禮,小小年紀有模有樣“康樂見過沐姐姐”
沐清瑜笑容更燦爛了幾分,道“知書又識禮,康樂還真是個好孩子啊”
裴康樂臉上有幾分羞澀,臉上紅紅的,卻很高興。
沐清瑜笑道“康樂,你記性真好。今年幾歲了”
裴康樂道“七歲半了,過完年就八歲”
沐清瑜笑對裴霽道“外公,康樂這么聰明,要不,送他去私塾去好歹也是您的同宗后代,家道中落了,能幫一把是一把”
裴霽一怔。
瑜兒說的是私塾,不是學宮,也不是學院。
這三者雖都是求學的地方,但差別可大了。
學宮聞名天下,需要至少有三個以上國內知名的大儒學者坐鎮,得皇上首肯,戶部撥銀,方能建立,而且建立之后,每年都會有相應的學術之會,不但是全國大儒的交流,甚至能有四國大儒互通往來。
其中的學者,若能表現出色,被大儒看中,收為弟子,那更是用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當然,對于求學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收,有些是嚴格通過核才能進,比如霽云玉鼎這兩個學宮。也有些考核不過可以通過財力進入,比如寧陽學宮。
如今東夏也僅有四個學宮。
霽云,玉鼎,寧陽都在京城。
學院同樣,也需要有大儒坐鎮,先生同樣也多,規模也不會小,但戶部未必會撥銀,而大儒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私塾顧名思義,一般由久試不第的秀才等建立,規模小,先生少,能有個舉人教上一兩堂課,就已經是無上榮耀。
一般人家,送孩子入私塾啟蒙,而后到了七歲,便去學宮考考,考得過的進學宮,考不過的進學院。
裴霽覺得裴康樂若是去考,就算考不進學宮,考進學院也是沒問題的。
不過他又想,他如今有些老邁,想事沒有瑜兒周全,瑜兒說私塾,那定然是私塾最適合
康樂是個好孩子,聰明又乖巧,雖然將他帶到威武侯府才不過十來天,府里上下都喜歡這個孩子。
他若是執意要腆著老臉再付出銀錢為康樂去謀個學院學宮的名額,也不是謀不到。
只是,他不想冷了瑜兒的心。
說威武侯府若不是瑜兒,已經消失于這個世上都不為過。
威武侯府現在日子好過了,再不是之前想吃點肉葷還得典當才能吃上的時候,也有穿金戴銀的實力,也有商鋪田產了,可那都是因為瑜兒。
瑜兒一心為他,他也不能老糊涂到在這些小事上給瑜兒添堵。
沒錯,他就是這么覺得的。
瑜兒是他的外孫女,康樂是他的同宗后代,就算他再喜歡康樂,也不能越過瑜兒去。不然,瑜兒心里能舒服嗎于是他笑道“瑜兒說的是,康樂,你想去私塾嗎如果想去,就送你去。等你學成之后,為裴姓爭光”
沐清瑜并不知道裴霽心中是這樣想的,她也沒這么小氣。
裴康樂聽了裴霽的話,露出欣喜的神色,道“爺爺,你對我真好,你就像我的親爺爺一樣。我肯定會好好在私塾讀書,以后爭取考進霽云學宮,為爺爺長臉,也為裴家長臉報答爺爺對我的好”
看看,一個不到八歲的孩子,多會說話。
這話讓裴霽心花怒放,一張臉上都是笑容。
沐清瑜也笑道“康樂真乖,你有這樣的心,以后我們肯定不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