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形勢說不明朗,其實也挺明朗。
現在大皇子四皇子都已經急眼了,雖然都被楚景弦給擺了一道,出了點血,但他們反倒認為。楚景弦此人重利,不顧后果,早晚要吃虧,但對付完最大的勁敵后,他卻是第一個要除掉的。
昨天的朝堂上,大皇子四皇子就像瘋狗似的互咬了一通。
結果大皇子這邊,沐明遠臥床養傷。雖然他在朝堂上還是中立的模樣,不會明著幫大皇子,可故作公允的說詞中夾帶私貨于他這樣的政客來說很容易,而且更有說服力。
而明崇駿這個一向對大皇子很看好的丞相,這一年多來,先是被大皇子慢慢疏遠,排擠出自己的核心信任圈子,后來是明崇駿主動疏離,站到中立的位置,再不理會奪嫡之爭了。
明崇駿這個明明已經涉足奪嫡之爭的丞相,竟然能退身出來,這在整個東夏歷代都是絕無僅有
外人看來,他因為一個不聽話的女兒,失去了大皇子的信任,淡出了大皇子的勢力核心圈,以后大皇子若登基,他也討不到什么好。畢竟,就算明沁雪脫離明家,不再算明家女兒,這筆賬,大皇子會不算在明家頭上嗎
但也有些騎虎難下的朝臣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收放自如,不愧為丞相啊。
他們是只要上了船,就只能等靠岸或翻船,中途沒有下船的可能,明丞相卻做到了。
卻不知道,明崇駿也是感慨之極。他精于算計,善體人心,自詡洞悉一切,看不起孔熹那樣的大老粗,他的兒子也是驚才絕艷,年青一輩中的第一人。
誰知道最后,他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還有兒子這個雙元及第的年輕俊彥,在朝事的敏銳上,都不如他的女兒
大皇子在這番瘋狗般的互咬中略顯劣勢,手底下一個得力臂膀被四皇子的人掀翻,抄家滅族。
而四皇子被皇上斥責,禁足三天。
不痛不癢的三天禁足,讓朝臣們又開始揣圣意,皇上這是更偏向四皇子,所以皇上心中其實更屬意四皇子做太子嗎這是要定下來了嗎
想想,四皇子畢竟是嫡子,皇上立嫡,也是正常的。有些尚未站隊但有站隊心思的,立刻向四皇子示好。
當然,也有些人還在觀望,要知道,當初定遠侯辦皇差的時候,還敢征民女,而且殺人滅口毀尸滅跡,那樣滿門抄斬的大罪,定遠侯都被輕拿輕放了。
這才過去多久
皇上不動定遠侯,可不是覺得定遠侯罪不至死,而是因為大皇子。
于是,在這波中占了上風的四皇子志得意滿。
大皇子也沒有放在心上。
老四看似占了上風,卻得意忘形,全然沒發現他的后手。
兩邊都各以為自己占了優勢,也便更不遺余力地打壓對手,就連后宮里也不安寧,皇后和寧貴妃也斗得雞飛狗跳的,皇上一心寵著鐘嬪,對后宮的烏煙瘴氣視如不見。
這種情形下,朝廷的政令與國策幾乎大部分被大皇子黨和四皇子黨們所左右,他們不在意那些策令對百姓有沒有利,只看對自己的主子有沒有利。
朝堂之上,不免烏煙瘴氣,混亂無序。
有人不想趟這渾水,選擇明哲保身,或是遠離朝堂。
相較于不學無術的沐雍,接觸不到更多的葛喆等人,安毅卓不同,安太傅偶爾會在家中與兒子談論一些朝中事,而孫子這么大了,他覺得也有必要讓孫子聽一聽,順便試探一下孫子對朝事是否有敏銳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