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還要反對,楚昕元淡淡地道“王大人,三十年前,你的長女踏青時落水,當時有得力的丫鬟婆子在旁邊,很快將她救了上來。但是回府之后,你卻以定是有人看見,她已名節有失,敗壞你家家風為由,一口逼她自盡,當時你時年六十五的老母得知此事,苦求你饒長女一命,被你嚴厲拒絕”
王大人聽說此事,甚為得意,梗著脖子道“女子失貞,原本不該存活于世。老夫清正家風,自是不容玷污”
楚昕元繼續道“后來你老母親見你食古不化,跪在你面前求你,你亦未允”
王大人老臉略有漲紅,道“萬事皆規矩為先,豈能因人求情而改變初衷”
“所以你執意逼死長女,你老母親指著你罵你逆子,當天晚上,也三尺白綾隨你長女而去”楚昕元淡淡地道“你所謂的規矩,所謂的維護禮教,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和面子。你逼死長女,又逼死老母親,你覺得你很有面子”
楚昕元語氣雖淡漠,說出的話卻有如利刃。
王大人瞪大了眼睛,這件事,當初他已經嚴令家里不得說出去,世人只知道他的長女落水,恐已被人看到而名節有失,所以愧而懸梁,老母疼惜孫女,悲慟而亡。因著此事,他家的女眷得了個守貞的美名,人人贊譽,他也一向引為得意之事。
這梁王又是如何得知
看著滿朝異樣的目光,還有那些震驚又鄙夷的眼神,王大人想要辯解,卻不知從何辯起,只囁嚅道“哪,哪有此事,無,無此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楚昕元道“王大人,你自此便以此為傲,維護你所認為的所謂的禮教。東夏以孝治國,女子守貞護名,男子守德修身,但不論是誰,都脫不開一個孝字。而你,逼死老母之人,有何德行可言一個不孝且無德之人,自以為遮掩良好,便可以在朝堂之上繼續大放厥詞,是誰給你的勇氣又是誰給你的臉”
王大人又氣又急又無話可說,他知道,如果這件事遮掩好了,始終無人得知那便罷了,若傳了出去,他所看重的一切,都煙消云散。
他只覺得眼前發黑,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噗地吐出一口血,倒在地上。
楚昕元看也未看他一眼,冷視周圍,尤其是那幾個還跪著的臣子,淡淡地道“各位大人,你們的事,也要本王一一說出來了嗎”
這些人一時呆住,誰家后宅沒點事,又有誰能做到真正毫不虧心而那些事,若是不為人知便罷了,若是公之于眾,那便再無臉行于人前了。
有人悄悄地起身。
有一人行動,立刻就有更多的人。
哪怕覺得自己立身很正,但是,王大人是這樣的人,他說話在前,自己若也一樣再附和,那在別人眼里,他們也一樣是這樣的人,這才是自己身上真正的污點呢
呸,這王大人,為了所謂的名聲逼死女兒又逼死老母親,竟還好意思把自己標榜成一個清正剛直,忠言直諫之流,晦氣
不過,仍是有一名御史遲疑道“梁王殿下,不是臣要和你抬杠,既然梁王殿下覺得沐氏女也是被冤,雖有損名節卻不是她的錯,那你為何又要休棄她”
楚昕元“”
特么的他是被休的那個。
不過此時,他自是不能這么說,尤其是裴世渂一雙灼灼的目光已經盯了過來。
他緩緩道“本王之所以休棄,并不是不喜,而是覺得,沐姑娘清清白白之身,卻因為誤會而不得不嫁本王。她原本應該有更多的選擇,實不應因為此事而將就。本王敬她重她,愿意放她自由。本王亦希望她能在得到自由之后,正視自己的內心,若她愿意再回梁王府,本王定會十里紅妝,隆重迎娶,而不是如之前那般,匆促委屈了她”
楚景弦聽得這話,鄙夷地瞪他一眼。
說得這般好聽,那娶回她之后,為何冷落一個孤院,連吃食都不給
此時說得便如花兒一樣,又有何用
當初休書的內情他不太清楚,但也知道是清瑜主動。此時說什么挽回
可他這漂亮話一出,裴世渂果然點了點頭,顯然是說到他心里去了。真陰險
楚昕元此時說的是真心話,可他也很無奈,當一個女子用休書脫離一個男子時,那個男子還有機會嗎
他不想放棄,可之前他做了那么多事,即使不放棄,清瑜會原諒他嗎
那位御史默了默,道“殿下既如此說,那臣明白了”
看著一個兩個為沐清瑜出頭的兒子,皇上皺眉,他的心情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