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鄴緩緩道“父皇,那些逃難的百姓,是東夏的子民。若是有沐清瑜去救助,去安頓。那些百姓便只知感恩沐清瑜,而不知感恩父皇”
明崇駿道“此言有理”
如果說之前眾臣覺得沐明遠和大皇子所說有些古怪的感覺,但此刻,明崇駿竟然也這么說,給他們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動。難道,沐清瑜真的想越過皇上招攬人心,那他想干什么
明崇峻緩緩地又道“東夏百姓的死活,與沐清瑜一個女子毫不相干。她花錢又出力,莫不是想當女皇”
這話豈止大逆不道,簡直石破天驚
但是,卻有人忍不住翹起了嘴角。
就說明丞相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原來他說的壓根就是反話。
這話讓沐明遠臉色更黑,也讓大皇子沉下了臉。
不過,明崇峻站在那里,絲毫不因這兩人面色變化而動容。
沐清瑜也不爭辯,也不解釋,她這么做,一來是的確想為那些流民們做點什么;二來,她的濟寧堂本就需要人手。人若太多,那就多開幾個濟寧堂分舵。
在很多人的心中,流民就是累贅,收留他們就是收留了麻煩,出錢出力,人多還容易亂。但這些對沐清瑜來說,都不是事。
就像濟寧堂,也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收那些老幼鰥寡,但任何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她為他們住所,也為他們可以養活自己的營生,以及技藝,這是一種雙贏。
楚朝陽道“父皇,兒臣覺得,桑榆郡主是一心為父皇分憂,這份忠心值得嘉獎,當為楷模但她畢竟是一個女子,要把這么沉重的擔子放在她一人肩上,兒臣覺得不妥,不若父皇派兒臣協助桑榆郡主辦妥此事如何”
大皇子“”
四皇子“”
沒想到老九才剛剛隨朝聽政一兩天,竟然就這樣狡猾。說的好聽是協助,說的不好聽不就是直接掠奪功勞嗎到時候累死累活,前頭有沐清瑜頂著,他只需要在后面看著就好。
不用出錢,也不用出什么力。
人前走上一圈,人人知道是九皇子在主導此事就行。
事情辦成了,他是首功,得所有的民眾景仰;事情失敗了,沐清瑜擔全責而一個肯為百姓從皇宮安樂窩出來的皇子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這算盤珠子的聲音,八百里外都聽到了。
楚云程這次沒等莊國公使眼色,立刻便道“九弟的提議甚有道理,不過九弟從沒出過京城,加上年紀又輕,對這些事沒有經驗。父皇不若讓兒臣去協助吧,兒臣有賑災經驗,定能協助桑榆郡主做好此事”
楚成鄴一聽,立刻想都不想地道“父皇,論賑災經驗,兒臣比四弟更多更擅長,兒臣愿意前往”
楚云程陰陽怪氣地道“喲,剛才你不是說桑榆郡主若去,百姓只知有她,不知有父皇嗎你現在要去,是讓百姓只知有你,不知有父皇嗎”
眾人“”
皇上“”
莊國公“”
四皇子這話一出,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他光記得把大皇子給擠兌,卻不知道連他自己也在這擠兌之列。
皇上冷冷地瞥了楚云程一眼。
本來他見楚朝陽這么善于審時度勢,雖還有些擔心他的安全,也覺得這是他積累功勞的好機會。
但被楚云程把這事給說破了,他若還派楚朝陽去,這幾乎就是告訴了所有人,他是屬意老九的,老九也會遭到他們的針對。
皇上冷聲道“好了吵什么”他目光落下“桑榆郡主,你怎么說”
“臣女不懂”
“哦,你有何不懂”皇上語氣很是平和。
沐清瑜目光掃了三個爭著要“協助”她的皇子一眼,道“臣女只是想著皇上隆恩,封了臣女為郡主,臣女需要做些什么報答才好,卻不知為何皇上派臣女去安置逃難的百姓,百姓就會只知感恩臣女,不知感恩皇上了。難道那些百姓是傻的嗎”
皇上緩緩點頭,道“這件事,你準備親自去做嗎”
沐清瑜道“此事不需要臣女親自去,臣女在那邊有一支商隊,另外臣女捐建的濟寧堂,在那邊也有。需要臣女親自去的時候,臣女會再向皇上請旨的”
沐明遠道“皇上,沐清瑜口中說愿為皇上分憂,但人都不去,難道她在夢里指揮嗎如此敷衍君父,簡直罪大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