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翻身下馬,與吳用四目相對,兩人之間,像是在搭建一座無形的橋梁。
呂布這一生,起于山陽道,在山陽道府軍發家,跟隨山陽道行軍將軍丁玄禮東奔西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這家伙竟然不識貨,讓他去當什么鳥什子主薄,完全是淹沒他。
因此,呂布后來干脆也懶得繼續鳥他了,而是專心練起了武藝。
等到他自以為武力大成,并且突破了神級這個大門檻之后,本來自以為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但是,剛一出山就碰上了呂神魔這一個硬茬子
但也正是因為呂神魔,卻讓呂布真正知道了本來自己以為的武道盡頭,原來不過是井底之蛙。從呂神魔的身上,呂布看到了武道之路的另一番天地。同樣都是使戟的,呂神魔給呂布帶來的沖擊極其強烈。
所以,呂布選擇了拜呂神魔為義父,希望能夠從呂神魔的身上學習更多。
但就算是呂神魔,對于呂布雖然也還算不錯,要裝備給裝備,要資源給資源,就差再送她一個女人了。但是,終究還是親疏有別,呂神魔在對待親兒子和干兒子之間,肯定是會有所區別的。特別是在一些細節之中,有的時候不經意直接就會體現出來。
并且,呂神魔本質上還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傳人,以防止自己的本事失傳。可是,法不可輕傳,在真正傳給呂布壓箱底的東西之前,總歸是還要試探他一番的。
總不至于就真的在半路上撿到這么一個好苗子之后,不問是非緣由,將一切東西完全都塞給呂布吧
因此,難道遇到了這么一個真正肯為他考慮的人,難免會讓呂布心神波動。
并且,梁山那些人就算是加入到了朝廷之后,他們義氣那方面的名聲也不小。在戰場之上,不止一次幫自己的同伴擋刀子。對于這種講義氣的人,至少大多數人天然上會存在好感。
至于吳用,他本來確實是一心一意跟隨宋江的。
但是,和宋代大多數的文人一樣,宋江在性格之中有其愚忠的一面。這個人雖然同樣講義氣,和其他的梁山那些人沒什么區別,但不同的是,至少在宋江這里,忠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還要在義之上
因此,吳用有心脫離皇甫明昭朝廷這個泥潭,但奈何宋江那邊不愿意呀
不僅是宋江那邊不愿意,杜興、李忠、周通、宋萬、杜遷、穆春、宋清、焦挺、石勇、鮑旭、樊瑞、燕順、解珍、解寶、戴宗、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眾多兄弟卻同樣不樂意。
剩下的那些兄弟們倒是沒有想那么多,他們之所以不樂意,純粹還是在跟著宋江的步伐走。在眾兄弟心中的影響力上,吳用和宋江這里還是沒法比的。
要不然,吳用也就不用盯著一個呂布了。
不得不說,呂布雖然有不少的缺點,但他一身的本事也是實打實的。和呂布綁定在一起的話,之后的路他們不管怎么走,大概率上還是要比他一個人單打獨斗容易不知道多少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