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家,或許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選擇分裂,將部分支脈擴散出去。
但是,除非真要是萬不得已的時候,例如是五胡亂華的那個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否則的話,有哪個世家愿意舉家搬遷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的
一旦選擇搬遷的話,除了一些錢財之外,剩下的東西他們相當于舍棄了個七七八八了
可世家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錢財,那對于他們根本無關緊要,只要權勢還在,錢財這玩意兒總會有辦法的
那些土地、產業,這里不動產相對于那些金錢來說還要更加重要些,可這些東西偏偏是搬不走的
這些土地或者是產業具體實際的價格在那些世家的心中不一定重到了什么程度,但偏偏那些額外附加的價值是那些世家們無法舍棄的尤其是那些從祖上傳了好幾代才傳下來的土地或者是產業,更是那些世家們死活都絕對不可能割舍的
這一點,對于現代人來說確實難以理解,但對于古代人身份背景下的他們來說,在他們從小的理念之中卻是最正確的事情。
對于他們來說,守不好這些家業,甚至百年之后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再則,他們這些世家憑什么一直立足,一則,家學淵源,確實,這個異世界是有印刷術和造紙術的,文字書籍并不是什么昂貴的東西,普通人也有資格勤學上進,通過科舉入仕為官。
可普通人對于生計問題都足夠牽扯他們全部的精力了,在教育資源上,教育體系等各方面的問題之下,有幾個普通人是能夠在科舉場上混出頭的
在中國古代,世家這一體系的真正衰落從來都不是因為科舉制的出現,或者是造紙術印刷術這一些,五代十國之前雖然還沒有出現活體印刷術,但卻出現了雕版印刷術,世家走向衰落最主要直接的原因還是五代十國時期血淋淋的戰亂。
二則,多年以來形成的錯綜復雜的關系資源
同樣是從科舉場上混出頭來,可這些背后一片大樹的世家子弟,接下來的仕途之路是如何的而那些千軍萬馬殺出來的普通人未來的仕途之路又會如何
或許會出幾個異類,可那幾個異類在總體中才占了多么可憐的一點比率
王羽讓他們兩家直接遷移到東夷西平道這個陌生的地方,他們的這些政治資源不說全斷了,但也不剩多少了
“東夷想要化為大蒼之地,需大蒼之民,更需大蒼權貴岳父、舅父,上官家與衛家若愿遷去東夷,百年之內,王氏不亡,上官家與衛家便可富貴百年”王羽信誓旦旦的保證道,而這也是他的一個承諾。
王羽今日本質上的目的又不是為了打壓他們兩家,可以適當逼迫,但要是真的什么承諾都不做的話,這兩家根本就不可能冒著元氣大傷的是代價遠遷至東夷。
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去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利益,到時候大家都有好處,實現共贏。
單想著你一個人拿好處,而將別人往死里坑,這種方法偶爾做做還行,但如果一直采用這種方法,是絕對無法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