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軍速度上做手腳,形成兵力優勢,而后又特意隱藏了這么一只兵馬隱于暗中,未曾第一時間加入戰場,所為的就是等到敵方重重大營空虛之后,直插敵人心臟。
如果顧青主的目標真的是教皇的話,這一手絕對是對于顧青主有力的助攻。
大武皇朝,若論騎兵,五騎當先。
五大騎,這是大武皇朝曾經面對北狄最大的底氣。
飛龍騎,五騎之首,如果說剩下的四只飛騎各有側重的話,那么,飛龍騎則是一只無比強大的綜合性騎兵,集中了剩下四只飛騎的優點。
最直觀點來說,飛龍騎的將士都是從剩下四只飛騎之中擇優入選的。可以說,這一支騎兵是精銳營之中的精銳營,古代版的特種部隊。
這一次部隊,他們的前身是飛龍禁衛軍,和冠軍營一樣,是一支有著光榮經歷的榮譽部隊,在大武帝朝滅亡的那段時間里,為大武帝朝留下一枚種子,直至大武皇朝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年大武皇朝的立朝關鍵性的一戰,血戰九天九夜,以全軍全部戰死為代價,甚至全軍上下無一人留下全尸,拿下了關鍵性的扭轉戰局的機會,這才讓當年大武皇朝的開朝的那一位實現了一場夸張般的以弱勝強,從而大武皇朝正式成立,總算是讓大武帝朝不至于像華夏歷史上周天子那樣徹底斷絕。
大武皇朝既立,飛龍禁衛軍滿營皆為英烈,其家眷由國家供養之,而飛龍禁衛軍的一部分愿意參軍的子女則是和當初的一部份大武皇朝皇室血脈擁有者組成了后來的飛龍騎。同時,這也是皇帝的禁衛軍。
飛龍騎,在名家排出的天下強軍榜之上,在綜合實力上,在七大皇朝所有知名的騎兵之中,排不到前三,甚至沒有進入前五。
可是,這并非不是因為這一支部隊不強
而是因為這一支部隊的數量原因
飛龍騎,他雖然是五飛騎之首,但同時也是五飛騎之中數量最少的一只,加起來也就只有五千人的編制。
而大蒼的那些騎兵呢
冠軍營八千人,炎虎烈豹騎加起來是一萬五千人,這支部隊雖然本質上是兩支部隊,但由于基本都是一起出動,因此也被視為是一支部隊,在強軍榜上,也并沒有被認為是兩支部隊,而是當成了一支獨立的部隊。
而最慘無人道的黑騎,甚至擴張到了三萬人的規模
又以大夏為例,最出名的大夏龍騎兵,其規模也高達萬人。
而其他幾個皇朝的標志性騎兵,也是這么一個情況
天下強軍榜,排的又不是這些部隊的單兵作戰能力,而是這些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要考慮他們的這方面的戰力的話,數量上自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而這一支規模不算太夸張但卻又強大無比的飛龍騎,卻是被眾人默契般的藏到了最后。
確實是眾人的默契,藏在最后的利刃,但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也必然會是最強大的,他們的戰場也必然是最殘酷的。
而這一個殘酷的戰場,大蒼和大魏以及大乾,這些作為援兵的勢力,可不愿意幫助大武來承擔,只能由他們自己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