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姚廣孝,那更加是直接懷疑到了自己的內部!
無他,石勒撤的太過突然了,完全就沒有任何的征兆可言。
除了臨時有人給對方告密之外,姚廣孝想不出還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當然,下一刻,他們就收到了曾經的中蒼降將橋蕤失蹤的消息。
這個時候,無緣無故的失蹤,這可能是失蹤嗎?
同時,恰好這個時候,雖然檀道濟打下了濟縣,可是,昌縣還沒有徹底打下來。
故而,姚廣孝在這個時候建議放棄圍點打援,實行誘敵之計,再一次吸引敵軍的兵馬前來前來援助。
等到敵人的兵馬被吸引了出來,那他們后方的幾座縣城空虛,趁這個時候直接繞過前方,攻打后方的縣城,在對方的第二道防線之中撕出一道口子。
而對于風后他們這樣的神級謀士來說,最怕的就是什么信息都沒有,沒有一絲一毫的信息的話,那他們什么都無從推測。
但凡是有那么一絲一毫的信息,可以讓他們在那一絲一毫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推測。
當初的張賓,光是從一個結果,能夠大膽的猜測出鎮南那邊的情況,猜測出鎮南是被趙宋擺了一道。
如今,他們大炎被埋在大漢之中的棋子,雖然地位上并沒有混到高層,也就僅僅只是一個中層。
但是,能夠傳過來的信息雖然有限,也總比當時張賓僅僅得到一個結果要強。
故而,從那有限的信息之中,風后已經能夠猜測出一些內容了。
如此一來,風后大膽想要埋伏岳飛一手。
相比于統帥來說,謀士可就激進的多了。
絕大多數的統帥,都是喜歡求穩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可是,謀士之中,相對而言,就容易出一些喜歡弄險的了。能夠以陽謀著稱的謀士,也就那么幾個。
畢竟,統帥是做決定的那個,幾十萬大軍的性命操持在他們手中,他們自然要慎之又慎。
和謀士不一樣,他們并不是做決定的那一個,而是負責出主意的那一個。
因此,他們只需要將他們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至于風險和收益之間的衡量,那是需要做決定的那個人才需要考慮的。
而且,風后他還成功的說服了此時的前線主將石勒。
如果去救援昌縣的話,那2萬兵馬他們不一定能夠救得回來,反而還有可能搭進去一部分人。
但是,如果他們將那2萬兵馬當成了棄子,大可以以此來拖延住雷萬均的十萬大軍,再做出假意支援之勢,用來將更多的漢軍兵馬吸引過去。
但這個時候,他們卻實則將主力集中在想要突襲他們第二道防線的岳飛的身上,如此一來,集中局部的優勢兵力重創漢軍的一支兵馬,反而對于他們目前的處境來說,更加的有意義。
而且,岳飛竟然是想要突襲他們第二道防線之中的某一座縣城,那說明對方的兵馬撐死了很可能就是幾萬的規模。
如果是十幾萬的話,那還有什么偷襲的必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