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曜景現如今儒門神通只是草創,需要借助全真道法的底子。
而等到他徹底將理學推廣出去,再于天下各道各府各州縣立下孔廟,令天下人祭祀,就能匯聚天下人之氣。儒生通過考試得此氣運加持,被天命承認,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
到那個時候,便可以徹底的拋開全真道法,你只需參加考試,就能獲得實力。屆時詩詞可殺敵,文章能鎮邪,徹底構建一個才氣社會。
而王曜景本人,則必然會因為創建此等儒家大世,成就圣人之位。最不濟也是如孟子等人的亞圣之位,若是傳承個幾百年,他的功績怕是能與孔子并列。
“此當真是儒家之法?”賀知章尤是不太相信,畢竟儒家之法雖然精深,可從未有神通現世一說。
“吾格物致知明天理,則天人交感,無有所惑。君只見神通表象,卻不明其中真理。”王曜景笑了笑,緩緩開口說道。
“愿聞其詳。”唐時儒生,還未如后世一般,執著于學問之爭。這個時候的人更加開放,對于精深的道理,也更能夠接受。
“吾將在三日后,于長安講學,賀兄可有場地?”今日因緣際會,結識了賀知章,王曜景便直接問道。
賀知章有些心癢難耐,在稍作猶豫后,“長安的精誠書院乃我過去治學之地,你可前往此地講學。”
他的內心里,還是覺得不信此等景象是儒家手段造就的,子不語,怪力亂神。這等景象,便已經是鬼神法術的范疇,但他偏偏又抱有幾分希望。
說來也是矛盾,中國的讀書人一方面喊著不語怪力亂神,但實際上,對于仙人那一套又有著憧憬,許多儒家的子弟,同樣也會學些道門的引氣之法或者誦讀佛家經典。
似后來的李白、王維,便是如此。
“好,三日之后,我在精誠書院,候君前來。”王曜景哈哈一笑,直接腳下一踏,便有青云升起,直直的朝著樓外飛去。
這酒樓靠近鬧市,他踩踏青云而行,立刻在街道上引起了一陣騷動。
“嗯?怎么會有道人在鬧市施法?這是想死不成?”此地可是長安城,為王氣最重之地,更有禁軍十萬,任何道人來此,都得被紅塵劫氣覆蓋,實力百不存一。
正待城中的人準備調撥兵馬,殺死這作亂妖人的時候,王曜景早就踏著青云離去了。
他動用的并非道門之法,而是借助自身氣運,與天命結合,正兒八經的儒門道法,正所謂“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而儒學又是治世學問,當然不會在意所謂的紅塵劫氣。
王曜景是離開了,但酒樓中那玉碗中,酒水依舊在向外流淌。掌柜的看著玉碗和酒水,眼神也不由得放光,他可不管什么儒家道家,他只覺得今日是撞見神仙了。
這只玉碗得神仙點化,恐怕也成了珍稀寶物。
他伸手準備抱起玉碗,可卻驚訝的發現,玉碗仿佛焊在了桌面上一般,他又想搬動桌子,桌子也重重壓在地上,他連分毫移動不得。
掌柜的有些不信邪,便找了店內的伙計,一同來搬動桌子。所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上一章關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一句的釋義有所錯漏,已經修改,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