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份報紙,單單是姚崇的文章,就已經占了整個版面篇幅,而因為紙質略差的緣故,背面就再難寫字,只能再拿一張紙張重新寫。
而且每個書生的筆跡、筆劃、字體都不相同,這也導致篇幅根本就無法控制。
傍晚時分,姚崇拿到了第一份報紙。
看到新出爐的報紙,姚崇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不錯不錯,這刊物做的不錯。”
看到自己的文章能夠供萬人閱讀鑒賞,姚崇更是滿心歡喜。
只是,老管家姚水卻眉頭緊鎖:“老爺,這已經是做的最好的一份《儒家日報》了,而且其一份的造價就過了一千五百錢。”
“什么?這一份就要三千五百錢?如何會用的了這么貴?”
“老爺,這紙張是靈州書局特制的,一張紙的造價就已經高達五百錢,而且接近兩份報紙,就有一份因為抄錄錯誤導致報廢,只要一個字錯誤,那就整張紙都廢掉了,還有一些書生抄錄不合格,字體大小無法控制,一整份刊物,需要六張紙,才能將所有的文章全部抄錄進去。”
姚崇的心頭巨顫,要知道就算是洛陽紙貴,以目前的物價,一本書的售價也不過一千錢銀子,可是這一份報刊,居然用了三千五百錢。
“《大唐日報》發行了多少份?”
“大概十萬份。”
“十萬份?如此說,武則天不是鋪撒出去幾十萬兩銀子?這怎么可能?而且她哪里來的那么多人手?難道她把所有的近衛軍,全部派去準備這個《大唐日報》了嗎?”
“老爺,這《大唐日報》字體統一而且很工整,字跡非常小,不像是抄寫出來的,更像是用什么東西印出來的。”
“即便如此,那也不可能,我們這從靈州書局那購來的紙張一張五百錢,那么武則天的所用的紙張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價位。”
“老爺,《大唐日報》的紙張質量比靈州書局提供的紙張還要好許多,價格恐怕更高,這么大一張紙,怕是沒有一千錢是買不到的。”
“不對不對……這不可能……一份報刊,武則天即便是再有錢,也不可能花費如此之巨。”
“老爺,那我們這報刊……”
“現在成品的《儒家日報》有幾份?”
“大概三四百份吧。”
“花費了多少錢了?已經花費了近一千三百兩銀子了。”
“罷了,我們第一次做,難免有些生疏,想必武則天第一次也沒好的到哪里去,讓書生抄錄兩千份,然后鋪貨出去。”
“那這售價是?”
“這上面有老夫的文章,又有圣人謹言,再加上這么好的紙張,賣四千錢不算貴吧?”
“老爺,《大唐日報》只賣一文錢。”
“什么?這怎么可能?武則天難道真有這魄力?”姚崇的臉色驚疑不定,目光閃爍之后,又道:“他們銷售的對象不過是平頭老百姓,老夫的報刊卻沒那么輕賤,這是給圣人門徒看的,怎是那烏合之眾能夠比擬的,就按我說的做,去吧。”
“是,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