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武唐已經初現端倪,武則天也充分的感覺到了新政的優勢。
軍事、經濟、民生上,已經很明顯的出現了增長。
就比如說民生上的,過去朝廷賺到多少錢就把錢全部放在國庫里,只有在軍費與開銷的時候,才會把錢拿出來使用。
可是現在卻不同,現在就是拿來投資民生,就比如說基礎建設。
過去朝廷怎么可能把錢拿來進行基礎建設?
那完全就是把錢砸在水里,可是在得到了新理念后,武則天也嘗到了甜頭。
不說其他的,單單是道路建設,就已經讓朝廷賺的盆滿缽滿了。
錢放在國庫里,是真的會生蟲的。
可是如果拿出來投資或者進行基礎建設,那么錢就會變成更多的錢。
并且每次基礎投資建設,也是歡迎普通商人加入的,比如說計劃投資一千萬兩銀子,朝廷會占五成,就是出資五百萬兩,剩下的五百萬兩銀子就來自民間,只要在計劃的范圍內,不管多少都接受。
開始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覺得朝廷瘋了,把錢拿來丟在水里,估計著連一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可是很快的,他們就現他們想錯了,就說山東道到長安城的公路建設,這條路是收費的,收費時長為二十年,可是在建設完成的第一年,就收回成本15%,這也就意味著,最多只要七年的時間,全部成本就都能夠收回,然后剩下的十三年就完完全全是收益。
并且從目前武唐的展前景來看,武唐的消費水平會逐年增高,這條路的使用與過路費的收益,也會逐年增加。
不只如此,還有這個投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資金是進入到參與工程的平民手上的,他們拿著錢,自然需要消費,這就帶動了經濟的展。
可以說,這個收入讓朝廷大賺特賺,第二次的招標投資,就開始有商人各種探聽消息,幾乎是蜂擁著前來投資。
當然了,朝廷對這種道路建設是經過調查的,并且有詳細的計劃書,在招標的時候,同樣是將這個計劃書公布出來。
不可能讓商人盲目的投資,而心里毫無底氣。
比如說從關東到長安城的道路,全長兩千一百五十里,這兩千多里的路程,先是要考察有多少人會走這條路,要挖多少山,要開多少道,要占多少民房良田,這些都是需要進行調查的,然后才是需要投資多少,什么樣的收費標準。
目前武唐一共建了四條長途公路,全部都采用收費模式。
而且除了第一條路之外,其他三條路全都是有民間資金參與進來。
特別是關東到長安城的這條路,更是吸引了大量的關外商人進入中原進行商業。
除此之外,武則天對于各行各業的研究項目也是鼎力支持,還有朝廷自己的研究項目。
雖然前幾年一直投入巨額的研究經費,看起來是個無底洞,可是最近幾年,已經開始產生了經濟效益,就比如說提高鹽和糖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