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和糖可是暴利,特別是高品質的糖、鹽,都是富戶最喜歡的東西,不管是中原還是關外的貴族。
畢竟有錢人都想要讓自己的生活好上一點,而這些東西都被牢牢的把握在朝廷的手上。
而民間也在進行自己的研究,就比如說提高酒水中的酒精濃度,那個研究出高品質酒水的商人,如今已經是南方第一商人,就靠著這酒水起家,讓原本只算是中流的家族一夜成為頂級商賈。
而武唐的興盛,已經傳入到了鄰國,與之一起傳入鄰國的還有武唐的紙鈔。
如今中原的百姓,基本上已經習慣了使用紙鈔,對于金銀銅等金屬貨幣已經開始厭煩。
當然了,在各大銀行依然支持金屬貨幣對紙鈔的兌換。
可以說武唐的興盛,已經讓各個鄰國都感覺到了危機感,他們也知道,如果全部使用武唐的紙鈔,那么就等同于經濟命脈被武唐拽在手中,所以他們也紛紛效仿武唐,印制自己的紙鈔。
可是因為技術不過關,導致他們印出來的紙鈔,很快就出現了假幣。
出現假幣如果沒有第一時間消除,那么就是貨幣崩潰的前兆。
這些鄰國的紙幣全部都在半年的時間里消失,讓本國的民眾承受巨大的損失,而這些損失也對民眾對本國的政權產生懷疑,不再信任本國的貨幣,最終堅定的選擇武唐的紙幣。
而他們選擇武唐的紙幣,那就等于是把錢送給武唐朝廷。
因為武唐的紙幣都是印出來的,要多少就有多少,在保持貨幣價值的前提下,可以說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只要依靠著印錢,武唐就有大量的收入。
這種掠奪式的斂財方式,其實比起戰爭更加殘酷,可是鄰國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再去反抗,驅逐武唐的紙幣,只會讓本國的經濟雪上加霜。
這時候的他們就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接受武唐的貨幣,就等于是給武唐送錢,本國的經濟會因為貨幣而慢慢的枯萎,如果來個一刀切,那就死的更快,這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來的抉擇。
而且很多時候,鄰國都需要從武唐進口東西,又需要將東西賣給武唐。
武唐如果不收或者不賣這些東西,那么鄰國估計會自己把自己餓死。
而武唐的商人也是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與外商做生意可以,不過卻只收武唐的紙幣。
武則天這招不可謂不毒,只要印制紙幣的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短時間內就不怕鄰國翻起風浪,過去的時候武則天還沒這么強硬,在吐番襲擊邊關的事件之后,武則天對外族的政策就非常的殘酷了。
要么親近武唐,要么就去死,鄰國為了存活,為了武唐偶爾丟出的一點餌食,只能投靠武唐,至少表面上接受武唐的政策。
武則天知道他們私底下一直在商議,如何對付武唐,可是如今的武則天,利用經濟來對付敵國已經越的爐火純青。
她現,完全不同于過去的那種短兵相接,這種兵不血刃的經濟戰,遠比兩軍交鋒更有趣,不需要犧牲本國的士兵,卻能給對方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比如說提高雙邊關稅,中原的商人就需要提高價錢,才能收回成本,而中原商人賣出去的多是鹽、糖、糧食、酒這一類外族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資,外族人就算是捏著鼻子也要接受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