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吃飯吧。”就在這時,蕭博識走過來招呼兩人。
午飯就在學習門口的一家餐廳吃的,孟謙跟史玉柱坐在一起,期間不少企業家都刻意的跟孟謙多攀談幾句,這倒是讓孟謙有些意外。
午飯氛圍一片和諧,孟謙也跟大家都互留了名片以及風信號。
總的來說孟謙一直都比較低調,畢竟今天不是他的主場。
同時,在吃飯的過程中孟謙了解了一下蕭博識。
蕭博識從江大畢業后,去了米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攻讀管理學EMBA,現任職于思科戰略規劃部門,是一名中層管理。
他跟史玉柱上學那會兒就認識,據說這次回國是想看看一下國內的發展情況,找找有沒有機會回國發展。
吃飯的時候孟謙沒有去問太多,大概了解一下就點到為止了,但蕭博識卻一直有意無意的在跟孟謙拉近關系,孟謙刻意明顯的感覺到。
下午大家在學校逛了會兒,然后又找了個會議室繼續聊,該捐款的捐款。
晚飯學院的領導這邊就不參與了,今天到場的企業家們繼續再聚一頓,除了幾個有急事的,大部分人都參加了晚宴。
而在晚宴前的一點自由時間,孟謙找了個契機主動走到蕭博識身邊,“學長,聊會兒?”
蕭博識看著孟謙微微一笑,“好啊。”
兩人找了個角落坐下,因為有了之前在飯桌上的基本認識,孟謙直入主題道,“學長這次回國考察,是不是跟米國的互聯網寒冬有關?”
“是的。”蕭博識毫不避諱的點頭,“米國這一次的互聯網危機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估,影響的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這個行業了,前段時間聽國內的朋友說,國內互聯網企業雖然也受到了沖擊,但卻也有一批企業有點借機起勢的意思,他們跟我說在國內看到了一種奇怪的潛力,我很好奇,便回來看看。”
“那現在在米國那邊,跟學長一樣有意回國的人多么?”
“想回國的人?”蕭博識看著孟謙露出了不解的表情,隨后直接問道,“孟總具體指的是哪一個群體?”
“學長也知道,我自己就是做互聯網的,但很多人都以為我只是做游戲和風信的,事實上我想做的東西很多,可我找不到人,國內有經驗的互聯網從業者太少了,有經驗的程序員和管理者也不多,所以”
蕭博識聽懂了孟謙的意思,突然笑了起來,“孟總如果期待米國那邊的華人因為互聯網寒冬就大批量回國,那還是不要想了,別說互聯網寒冬了,就是宇宙爆炸了,他們也不會回國的。”
“嗯?學長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后世也跟一些在海外的朋友交流過,孟謙大概能猜測一點蕭博識的意思,但也不能肯定,畢竟這是2001年,跟自己那會兒時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