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入駐產業園的首批企業。
領導介紹,現在已經簽訂合約的企業數量是186家,首批入駐的企業數量是32家,其中包括大風集團,藍星集團,清華紫光,大唐電信,滬上微電子等,但雖然都是大家熟悉的企業,可有些事情卻不一樣了。
藍星集團入駐產業園的是一家合資子公司,新銳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由藍星集團和蘇州瑞紅合資創辦的,蘇州瑞紅國內最早規模化生產光刻膠的企業之一,是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02專項“i線光刻膠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的企業。
新銳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主攻包括光刻膠在內的半導體行業核心材料,而且據任建信介紹,新銳半導體已經跟陶氏化工達成了合作關系,這將對國產光刻膠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大唐電信也做了些曾經的歷史上并沒有做的事情,大唐電信收購了滬上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滬上宏力是一家集成電路代工企業,2003年建造了12英寸廠房,2004年擁有將近3萬片的8英寸硅片產能,而且在收購了滬上宏力之后,大唐電信也跟大風集團一樣到處挖人,據說直接開十倍薪資從力晶挖了一個核心團隊過來,也是很有魄力了。
除了硅片生產,大唐電信在4G園區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整個4G園區,大唐,華為,中興,大風將作為四巨頭承擔核心支撐。
相比之下,紫光可能步子邁的有點大,其他至少都提前布局一點合作布局一點市場或者多挖點人才,紫光直接準備搞閃存顆粒,但孟謙沒聽說他有跟哪家公司合作,至于市場,很有可能是打算靠國內市場養活自己,至于有沒有這個能力,那孟謙就不知道了,反正結果就是紫光準備剛了。
燒錢大王京東方這次也有大動作,2005年的京東方正是剛剛通過幾年來的并購和不斷從高麗國學習打造根基的時候,2001年末,京東方收購了高麗國Hy業務,2003年1月,京東方以3.8億米元的收購高麗國大宇旗下Hydis公司的全部T-LCD業務,2003年8月,又以1.35億米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顯示器廠商冠捷科技%的股權,
而有了基礎的京東方,開始發力,雖然液晶面板生產線是明顯的資本、技術密集型,勞動力優勢并不突出,但上游的原材料與下游的后端模組則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所以京東方如果能順利實現產業鏈的合理布局,可以憑借上、下游勞動力成本優勢,從而實現全球最低成本的生產。
也是京東方,打開了通過海外收購掌握核心技術,構建產業鏈,充分發揮國內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玩法,后來很多華夏企業都這么干。
京東方這次將第五代生產線直接拉到了滬上,耗資達到了80億軟妹幣,燒錢大王這個頭銜真不是蓋的。
另外,華科院也入駐了滬上集成電路產業園,重點研發芯片設計,滬上海鷗打造了一家鏡片廠,開始加大對民用消費級鏡片的研發,海鷗在軍用鏡片上的水準擺在那,孟謙其實還挺有信心的。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曾經有過或沒有過的半導體企業陸續進入滬上集成電路產業園,而今天在企業介紹方面還有壓軸大戲。
華芯國際生產線已經建成,華夏成為了全世界第二個擁有生產線的國家,第一個是米國,霓虹國那邊還在造,沒造好。
但光有生產線顯然是不夠的,滬上集成電路產業園揭牌的這一天,滬上微電科的浸沒式光刻機量產流水線也將正式投產,全世界第一臺量產浸沒式光刻機訂單在現場簽署,采購方為華芯國際,價格為一億軟妹幣。
華夏半導體行業,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