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們對視一眼不說話,孟謙繼續道,“當然,重視的前提也是值得重視,我想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量子計算發展情況,去年華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的郭國平、肖明教授與合作者成功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點體系的兩個電荷量子比特的控制非邏輯門,而就在不久前,我們大風集團也取得了一個大突破。
我們在上個月創新性地設計了T型電極開口式六量子點結構,該結構使得控制比特與目標比特有較強的耦合,同時兩個目標比特之間的耦合較小,很好地滿足了實現兩個控制比特對目標比特受控非門的操控要求。
我們利用優化設計的高頻脈沖量子測控電路,成功實現了世界上首個基于半導體量子點體系的三電荷量子比特邏輯門,進一步提升量子計算的效率,為可擴展、可集成化半導體量子芯片的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本該是屬于郭光燦團隊的成果,被大風集團提前兩年截胡了,但沒辦法,為了進一步推動華夏量子計算的發展,孟謙只能對不起郭光燦團隊的科研人員了。
畢竟開發與當代半導體工藝兼容的半導體全電控量子芯片,是當前量子計算機研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另外,我們發現我們或許會比想象中更早地使用上量子計算機。那就是經過功能刪減的量子計算機,只能用于解決專門問題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一個量子計算機需要在很多方面都要同時達到要求。但如果降低標準,放棄某些方面的要求,量子計算機實現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而在專項發展的問題上,我們需要解決的就是算法問題,很顯然,量子算法也是個難題,但相比硬件稍微好一點。
這就是我們大風集團現在的幾個重要突破,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突破量子技術瓶頸,但是說實話,現在有些疲憊。”
“孟總想要什么?”領導終于開口了。
“提前打造量子環境,提前培養量子人才。搞幾個國家大基金,然后把量子技術直接搬到國家實驗室來,最好能賦予量子技術最高級別的重視。”
“最高級別重視?會不會有點過了,這還只是一個剛走到初期得技術。”
我們不能總是等別人有了原子彈我們自己也去造原子彈,都2015年了,我們就不能自己去造世界上第一顆‘量子原子彈’么?
我可以這樣說,量子計算就是數字軟妹幣的運鈔車,沒有量子計算的保護,為什么現在越發展數字軟妹幣,未來經濟崩潰的風險就越大。”
領導們算是看明白了,孟謙現在就是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說自己有多苦,說自己有多難,說自己需要多少扶持。
但不管是孟謙提出的問題,還是大風集團在技術上的突破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又都是很實在的東西。
領導們也慢慢有了內心的決斷。
一個關于進一步推動華夏量子技術的政策,開始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