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東芝發生了一件大事,東芝在米國的核業務出現巨虧,又趕上去年的東芝財務丑聞和溢價收購,東芝從資本到口碑雙線崩潰,已經無法補上缺口,不得不變賣他最后一個核心產業,半導體存儲業務。
而在這個時空,或許是因為更大的外部壓力,這件事情稍微提前了幾個月開始爆發。
同時這個事情的發展情況在這個時空還有一點別的區別,在另一個時空的東芝在出售存儲半導體業務的時候有兩個絕不,一個是絕不賣給三星,另一個是絕不賣給華夏企業。
這一方面是因為霓虹國對華夏的慣性打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華夏企業在這個領域還有差距,就因為你有差距,就更不能賣給你,一旦賣給你就被你把差距補上了。
所以像家電產業霓虹國企業賣給華夏企業根本沒人管,因為華夏已經有這個技術了,那賣就賣吧,可華夏如果還沒掌握的技術,就絕對不能賣。
現在的區別就在于,這個時空華夏有了紫光,技術華夏這邊其實已經有了,就是慣性打壓華夏的問題,但不管怎么樣這就有了一點談判余地。
因此,當孟謙跟李在镕李潤雨見面的時候,蕭博識來到了東芝。
“按照現在的收購方案,雖然霓虹國保住了對東芝半導體產業的控制權,但是對東芝來說,其實是一個短期利益而已,從長期來看,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成為一個更大的隱患。”蕭博識在綱川智面前直言道。
現在的主要收購方案倒是跟另一個時空一樣,就是東芝先把半導體存儲產業剝離出來成立一個新公司東芝存儲,然后明面上找了貝恩資本來收購,但實際上是一堆人來收購,其中霓虹國官府資金也會下場,再加上幾個霓虹國企業,霓虹國這邊總股份超過50%并且拿住了控制權,而東芝自己則在東芝存儲中占了一點小股份。
這其實不是東芝想要的收購方案?因為東芝不僅失去了屬于自己的控制權?而且對于一幫混亂的企業和資本控制下的東芝存儲有點不太看好。
但是沒辦法,霓虹國官府下場施壓要求保住技術?東芝也斗不過官府。
不過這事并不在兩個絕對之中?因為中間霓虹國官府也松口過,本來東芝存儲差點賣給了西部數據?最終東芝跟西部數據在談判細節上談崩了,才作罷了。
“蕭先生有什么高見?”大風集團在這個事情上愿意出手?至少綱川智是很樂意談談的。
“我手里有一份數據?想先請綱川智先生幫我確認一下,從這份報告來看,東芝出售半導體存儲業務之后,現在東芝其他所有業務的年利潤加起來才600億霓虹幣?是么?”
綱川智幾乎沒有猶豫就承認了?畢竟是上市公司,不考慮財務作假的問題,不承認也掩蓋不了事實。
“綱川智先生可知道,我們年初一個18感恩季發出去的紅包就超過了1000億霓虹幣。”
蕭博識這話多少讓人有點不舒服,但又很有必要?所以說完后馬上“道歉”道,“希望綱川智不要介意?我只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說,東芝現在不管怎么樣依然是霓虹國六大電子企業之一?而我們華夏六大家電企業隨便拉一家出來年利潤差不多都是東芝的7倍以上,當然我指的是賣掉半導體存儲業務之后的東芝。
變賣資產是很多企業都會經歷的事情?但是縱觀歷史?那些能通過變賣資產重獲新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找到明確的未來高盈利點,可東芝現在要賣的就是自己僅剩的高贏利點,賣出半導體存儲業務后,東芝現在是否能找得出一個年利潤超過500億霓虹幣的產業么?哪怕只是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