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博識的話直戳重點,東芝現在一旦賣出半導體存儲業務,根本找不出一個核心贏利點,最后只能把給小區裝電路系統當做重點方向。
東芝頂著霓虹國六大電子企業的頭銜,實則已經沒落成一家三流企業。
綱川智其實也很無奈,因為東芝的沒落就像是霓虹國電子產業沒落的縮影,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如果我們把半導體存儲賣給大風集團,蕭先生能向我們承諾什么呢?”
“我可以給你兩個承諾,第一,高股份占比,我們之前算了一下東芝現在的負債情況,你們應該可以保有至少30%的股份,東芝存儲到我們手上之后自然是要好好運營的,保底30%的股份可以為東芝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至于我們有沒有能力保障東芝存儲的盈利能力,我相信綱川智先生心里是清楚的。
第二,智能基建改造,東芝在基建方向上發力其實也沒什么問題,只不過未來是智能基建的未來,這事我們正好也在做,后面我們可以一起做這個事情,或許,東芝可以找到第二個高盈利點。”
綱川智心動了,這心動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有些事情他是很清楚的,霓虹國想把技術留在國內這個事情當然也是對的,但是這個事情背后的代價就是東芝這個百年品牌或許就要徹底沒落了,而且是永不翻身那種。
三井財團這邊對東芝也沒什么投入了,有索尼和豐田在那邊擺著,三井財團沒理由保東芝。
這就是個舍小家為大家的事情,但問題是就算把技術留住了又能怎么樣呢?比技術比不過三星,比銷量比不過紫光,這小家舍的真的有必要么。
把意思傳達到,也確認了綱川智的心動,蕭博識不再緊逼,后面綱川智需要去跟更多的人溝通,整個事情的推動后面還需要更多的外力。
不管是入股三星電子變相得到三星半導體存儲業務還是收購東芝的半導體存儲產業都很難,又要面對兩邊自家官府的干預,又要面對米國的干預,但這事肯定要去嘗試,因為只要能成其一,華夏在半導體存儲產業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液晶面板已經是華夏主導,CMOS傳感器也是華夏主導,電池產業華夏也走在了前列,如果再拿下半導體存儲芯片,大風集團就能專心跟英特爾廝殺了。
而就在蕭博識離開后不久,綱川智這邊同樣看到了一條消息,傳聞大風集團要收購三星半導體存儲業務
“我剛給綱川智打了個電話,大風集團的人確實去找了他們,也確實提出了想要收購東芝存儲的意向,但只是經歷了第一次談判而已。”李潤雨確認后跟李在镕通了下氣。
“兩邊的消息明顯都是大風集團放出來的。”
“我總感覺這消息不是放給我們兩家公司看的,這事我們一通電話就都能彼此確認了。”
“問題是你覺得綱川智的話能信么?”李在镕點出了一個關鍵,“好好想想大風集團現在手里有什么,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一大半被華夏企業拿下來了,剩下的,諾基亞是大風集團的,摩托羅拉是大風集團的深度合作伙伴,現在也就剩蘋果還能活著。
再看電腦市場,大風電子跟華為拿下了全球一半的市場,惠普現在又是大風集團的技術合作伙伴。
現在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我們產品做的再好又怎么樣?市場已經被拿捏在了華夏企業,尤其是大風集團的手里,這才是孟謙現在跟我們談判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