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博識回國后第一時間趕到孟謙辦公室準備匯報情況,孟謙卻把一份文件擺在了蕭博識的面前,“就在你回國這一天的時間里,發生了不少事情啊。”
“這是”蕭博識下意識的問了一下并開始翻閱文件。
“NASA跟微軟開啟了人工智能合作項目,NASA跟英特爾確認了芯片合作項目,同時,NASA以太空探索作為出發點,開啟了多個太空項目,并邀請了包括微軟,英特爾,IBM在內等多家米國科技企業加入。”
“效率很高啊。”
“除了NASA的項目,米國官府成立了科技大基金,這些公司接下去都會得到一筆可觀的資金扶持,分到英特爾微軟頭上至少能有一兩百億吧,這還是第一批扶持資金。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還有一件事,米國那個什么半導體聯盟之前不是呼吁走保守路線么,這會兒IBM跳出來做了個壞人,米國那邊不準備保守了。”
蕭博識笑著調侃,“氣氛都已經烘到這一步了。”
“今年,真的得拼了。”
“那現在上面什么意思?”
“你馬上就知道了,等后天的會。”
1月15日,科技部牽頭開了一場科技大會,華科院,各大高校,國內各大科技企業悉數到場,而且來的基本上都是一把手二把手,記者光是把名單透露出來大家就感覺到這次會議的不尋常。
會議開始,科技部領導先對華夏過去十八年的科技發展進行了一個總結,肯定了華夏科技在這十八年里的一個個奇跡。
其中特別贊揚了華夏的航空事業,高鐵事業,以及半導體和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
當然,現場少不了對一批民營科技企業的高度贊美,尤其是大風集團,一次次被領導點名是華夏民營科技發展的引領者。
領導的演講稿主要是負責表揚大家的,而等科技部領導結束講話后,今天的重頭戲來了,接下來進行演講的是華科院的白院長。
白院長首先向所有華夏人交上了一份成績單。
在另一個時空的2007年,華科院就開展了針對2050年的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但是因為2007年華夏網絡還不發達,大眾對科技的關注度也很低,所以幾乎沒什么人知道這個事情。
而華科院在做針對2050年的規劃時,提出的第一步就是知識創新工程2020,科技創新跨越方案。
不過這一世因為2007年的時候大風集團已經開始改變華夏的一些科技基礎狀況,所以華科院的規劃也出現了變化,華科院針對2050年提出的第一步變成了科技科技十年突破方案。
簡單來說,華科院計劃通過十年時間,實現在包括空間信息能源海洋生命等戰略領域以及基礎科學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
今天白院長在現場告訴大家的就是,華科院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務。
白院長的演講很長,在現場展示了很多的案例和項目,有不少案例屬于光是想看明白就很不容易的類型。
而這所有的展示最終就是讓大家明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華夏科技發展的自主化已經實現了科技領域的大面積覆蓋。
這些年大家比較了解大風集團華為這些企業,都知道芯片人工智能云計算這些技術,但就像孟謙一直說的,科技的概念遠遠大于這些東西,科技強大也絕對不等于芯片強大或者是人工智能強大,而是全面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