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校來說,教授團隊的水平基本決定了這所學校的教育水平。
而現在我們國內教授團隊的情況就是小而精,我們在一些領域已經培養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教授團隊,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在這一批精英教授團隊身上再多花一點精力,鞏固住我們在這些領域的世界一流教育水平,先建立起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專業。”
“這會不會導致專業之間的偏差加劇呢?”馬上有人提出了想法。
“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培養世界一流教授團隊有些時候也存在運氣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奢望短時間內在高等教育問題上實現又大又精,當然,如果國家愿意一年砸個幾萬億來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那我這話算是沒說。”
眾人一笑,雖然大家都知道國家是認真的想要重視高等教育,但也不可能往死了砸錢,要是真的這么不差錢就好了。
“其實就算真的這么砸錢,有些東西也不一定能砸的出來。”燕大校長郝萍把話題接了下去,“而且說到砸錢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高校的教師薪資該改革了,過去的那一套放到現在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在偷懶。
對于公立高校的教授來說,薪資績效獎金到底該和什么掛鉤,在眼下這個階段必須要去細分。
我們不能總是建個實驗室申請三十億說批就批下來了,提個教授薪資改革計劃每次都是再議再議,既然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學,那就要從上到下,從頭到尾去改。”
郝萍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但這是一個好現象,不把話說開了,不把該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拿什么去建世界一流大學。
“既然提到了高校教授薪資的問題,我正好也有個問題請教一下各位。”教育部領導開口道,“如果要去對比頂級教授團隊的薪資,我們跟米國大學比差距并不小,但是大家也知道,米國那邊的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收入都來源于捐款,而我們華夏的高校這一塊收入是非常微薄的,這其實也是我們經常在討論的問題,我們是否要靠國家補貼來長期彌補這一差距。
還有一個問題,在各位看來,我們華夏的高校為什么捐贈如此微薄,很多校友捐款甚至需要校方領導出面去討厭,是單純的因為我們的教育水平偏低么?”
領導這話剛一問完,多所高校領導下意識的轉過頭看向了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孟謙,領導一下子也沒反應過來,差點直接問一句你們看他干嘛。
孟謙注意到大家的眼神,馬上調整了一下原本稍有一點放松的坐姿,輕咳兩聲,“咳咳,那個西湖大學去年收到捐款確實不低,差不多是清華的五倍,校友捐贈差占了接近30%。”
在座有些人知道這個數據,有些人并不知道,對于并不知道這個數據的人來說多少是有些被震驚到了,畢竟,西湖大學正式成為大學才幾年啊,能有幾個校友啊,而且剛畢業的校友能有幾個有錢的啊。
看著那些不知道這個情況的人眼中寫滿的為什么,孟謙主動道,“高校捐款主要是兩個主要渠道,一個是校友捐款,一個是社會捐款,一般來說,名校的校友捐款率是在30%。
我們要探討高校捐款的問題,其實沒必要搞得太復雜,無非就是想明白大家為什么要去捐款。
我就給米國多所高校捐過款,而且還捐了不少,我在哈佛耶魯的捐款都超過了一億米金,哈佛現在還有一棟以我名字命名的圖書館。
我為什么要去捐款?是因為我敬佩那些高校么?
當然,我確實挺尊重那些高校的,但是最真實的原因就是為了那邊的人才能到大風集團來上班。
至于校友為什么要捐款,我每年都給江大捐款,如果你要問我為什么捐款,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因為我有錢。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收入不太多的校友也會捐款,甚至比我還積極,我問過他們為什么,有感恩的情緒在,可也不能否定有名利和資源的需求在。
我看過米國名校捐款名單,商學院和文理學院長期占據著米國高校校友捐款一半以上的占有率,而這些捐款者中很多人并不是很富裕。
所以高校捐款在我看來,不管是社會捐贈還是校友捐贈,沒必要看的太過高尚,本質上就是一個利字當頭的事情。
我們華夏高校每年收到的捐款數額低,主要是因為我們能帶給別人的利益誘惑不夠啊。”
面對教育談利益誘惑似乎顯得有些怪,但孟謙必須把這個東西擺到臺面上來說,否則,后面的東西都沒法聊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