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改變,我們當然要去接受這個世界,因為你不接受,你不去好好了解,你怎么知道具體該怎么該?就像你面對一個你完全不理解的人,你說我要改變你,你這不是在胡扯么?
我們不僅要接受,還要好好體驗。
其次,當你想改變世界卻好像又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有沒有什么能做的?是跟很多年輕人一樣高喊著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討厭這個世界么?那有什么意義呢?
你討厭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搭理你么?
相信我,世界不會搭理你的,但是你自己可以搭理你自己,你身邊的人,或許會搭理你。
你既然覺得這個世界有問題,你覺得一些事情是錯誤的,那你是不是可以做到,自己先不這么做,然后勸勸身邊的人不要這么做?
最后我想說,改變世界,需要強大的力量,但還真的是先從自己開始的,至少我的經歷就是這樣,我的思想現在能被這么多人接受,其實并不是因為我強大了,而是因為在我強大的過程中,我自己保持著符合我內心世界的三觀。
我在強大過程中一直堅持的改變自我成為了我改變這個世界最大的力量。
此外我還想說一點,每個人都會對這個世界有意見,但每個人的想法就真的都是對的么?
就比如我做不到以德報怨,我對于給過我惡意的人往往會加倍奉還,很多人都指出過我這個問題,所以,你認為對的事情也不一定是對的,一切,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孟總。”第二排的一名女生躋身上前表現的非常積極。
孟謙便示意主持人讓她提問。
“孟總,你說過人類有可能進入一個通過合作創造更多資源,從而解決資源爭奪問題的新時代,所以叢林法則不再適用于人類,但是我看過你的新全球思維解讀,這里面依然在提優勝劣汰,這不矛盾么?”
“這么說吧,我一直很反對叢林法則的一個基礎就是因為本身就是一個動植物界的自然法則,人是動物么?
是,但人是高等動物。
現代社會推崇叢林法則我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把人當畜生。
我之前在講解叢林法則的時候之所以要特別強調人類通過合作創造更多資源,就是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人不是畜生。
所以相比于剛才那位同學,我相信你可能對我的思想并沒有太過深入的了解,因為我所提出的優勝劣汰并不是叢林法則中的優勝劣汰。m
而是一個屬于人類生存法則中的優勝劣汰,我用科技公司做一個比喻,套用叢林法則的優勝劣汰其實更多是由企業決定的,而現在我們說的優勝劣汰,更多是由市場和用戶決定的。
我希望大家住這一點,我們是人,是高等生物,不是畜生。”
當孟謙在跟學生們交流的時候,伊斯格魯布站在不遠處觀察著這一切,這時,學校的大股東突然來到他的身邊,并示意他看一眼手機,“孟謙這些年在年輕人這個問題上做了很多事情,他確實如他所說,想把未來寄托在年輕人的身上。”
伊斯格魯布打開手機看到一份大股東發來的文件,耐心看了一會兒,因為內容很多,“所以這才是孟謙真正一直在積累的東西么。”
“我覺得你應該跟幾所高校的校長們聊一聊,也許你們也應該參與到這件事情里來,從你們的角度去跟上面的人好好聊一聊。”
“孟總這個人身上真的有一種奇怪的吸引力。”
“你還沒明白,因為他不僅是一個企業家,更是一個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