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夫妻倆的事情,我其實知道的也不多。
只知道那天,正倫回家晚了,他們大吵一架,據說,還動了手……宋如意便跳了井……”
林正仁說到這里,頓了頓,這本是他精心修飾過的‘故事’,不知私底下重復了多少回。但既然是回憶,自不能說得太順暢、太像‘故事’。
他緩了一口氣,才繼續道:“這是我林家的家丑,家祖也有意遮掩,便未讓此事見官。只是族內關了正倫的禁閉。
后來姜望聽說了宋如意之死,便尋了幾個道院同門,找上門來。按說當時他們都只是游脈層次,我一個人就足以將他們驅逐。
但一來,我們都是道院弟子,往后說不定還是同僚,我不愿傷了和氣。二來,宋如意畢竟是死在林家,她從楓林城嫁過來,好日子沒過幾天,人就沒了。我林家怎么也脫不掉責任去。所以我就出面與他分說。
他彼時倒是沒有什么無禮的要求,只是要求林家就宋如意之死,給出一個交代……”
林正仁嘆了一聲:“正倫傷心欲絕,又愧對宋如意的家人,便自殺當場,說以死還報。正倫死了,我很傷心,但這是他的選擇,我只好尊重。
他說自己活著也只剩痛苦,想來死后他若能再見宋如意,當可以過上好日子。我知并沒有什么地府輪回,但只是抱著這樣的期望……還能如何呢?”
林正仁神色哀傷:“當時正倫自殺后,姜望便說,此事到此為止。
我還叫人把正倫名下的藥材生意,全部贈予姜家,便當是撫養宋如意的那個女兒。
本以為這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沒想到時隔一年……”
林正仁有些哽咽了,但很快將這種脆弱抹去,充滿仇恨地說道:“沒想到在姜望心里,這事從未過去。只是他彼時不是我的對手,才只能隱忍。待有了實力之后,第一個來屠我林氏滿門!”
這些話半真半假,條理清楚,每個環節都分明,且死無對證。
這世上除了姜望,恐怕沒第二個人能站出來拆穿。
而現在這個齊國的天驕,他說的話,還能被莊國人相信嗎?
所以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他是真的恨意滿懷。
重復了太多遍之后,在他心里,也真正覺得是姜望殺了他林氏全族。
在望江城的那個血夜里,他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他現在,也不過是一個背負著全族血債的可憐人。
負重前行,堅韌不拔。
這種品質,當然是會被杜如晦欣賞的。
“他竟因為這一件已經了斷的事情,狠得下心來滅林氏滿門。真是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以此觀之,他為何如此仇恨生他養他的祖國,也就不難理解了。”
杜如晦靜靜聽完林正仁所講的故事,一聲嘆息:“想不到一個楓林城道院,養出了此等惡徒。這是董阿之疏失啊。只重修行,未重德行。”
林正仁勉強壓制著恨意,想了想,問道:“此人狠毒若此,卻混成了齊國的天驕代表。我們是不是可以向齊國揭穿他的本性?天理昭昭,何能使他再揚威耀武?”
通過今夜這一番對答,他就算是徹底洗掉了自己身上有可能存在的疑點。贏得了國相的更多信任。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在莊國的支持下,開始針對姜望。
對于杜如晦來說,他也為姜望找到了一個符合其行為邏輯的理由,可以用于抹平楓林城域之事的后續風險。更是好好給本國天驕收了心,讓這個年輕人的想法更符合國家利益。
兩個人都自覺通過這番談話,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所以一老一少兩個人,平添了幾分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