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當然要去!”張潛聞聽,果斷笑著揮手。“師弟,毛伯兄,要不要一起去!”
“求之不得!”郭怒天生就愛熱鬧,而王毛伯,則擔心張潛再遇到不測之事,有心貼身保護。所以,雙雙笑著點頭。
兄弟三人,笑呵呵出了書房,跳上馬車和坐騎,一路向東而行。不多時,就來到了原本的白馬寺,現在的成賢書院之前。
由于張若虛擔任了山長,并且由神龍皇帝李顯親手題了匾額,張潛原本擔心的那種無人前來就學的情況,根本未曾出現。相反,渭南,新豐、霸陵等地許多不需要節省飯錢和束脩的殷實人家,也把適齡子弟送了過來。
故而,計劃中第一期八十個入學名額,根本不夠用。甚至有人專門托了孫安祖的關系,往里邊塞人。害得張若虛不得不將名額提高到了一百二十人,才堪堪滿足了要求。
聞聽深受皇帝寵信的秘術少監張潛,準備給學子們訓話。許多送孩子前來就讀的家長,也紛紛停住了腳步。大伙聚集在書院前的空地上,翹首以盼。都期待那位傳說中極為會做官的張少監,能給自家子弟面授機宜。或者虎軀一震,福氣四散,讓孩子們也將來也能有機會,跟他那樣平步青云。
然而,當張潛終于走到了臺階上,開始訓話。不少家長,卻大失所望。原因無他,第一,張少監的話,居然非常通俗易懂,讓人只要聽在耳朵里,根本不需要細琢磨,就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第二,張少監對學子們的要求,非常低,低到已經對不起匾額上的題字。
“……所謂小學,我曾經說過,乃是與大學相對。不講如何治國安邦,也不講如何代天子牧守一方,只是為了開蒙,解惑,使人獲取最基本的學問,以便更好地在世間立足。”目光掃視書院前,那一張張稚嫩,或者已經老去的面孔,張潛笑著,重復自己的心愿。
因為站的位置較高的緣故,大人們臉上的失望,他能看得一清二楚。孩子們臉上的喜悅和困惑,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隱藏在人群后的宦官和百騎司飛騎,他同樣能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今天,他卻不想遷就任何人,
“你們當中,也許有人將來會轉到其他學堂。也許有人長大之后,會出將入相。也許有人,這輩子都過得很平庸,甚至默默無聞。但是,成賢書院,卻依舊愿意,成為你們每個人,共同的家園。”略過那些市儈、興奮或者麻木的成人,他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們身上,就像看著一棵棵新苗,“我這里對你們的希望不多,只期待,你們讀了書之后,對是非善惡,都能有最基本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特立獨行,而特立獨行。希望你們能學會思考,凡事能多問幾個為什么?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如果你們將來心中能對蒼生保留一點兒悲憫,對同類生出幾分共情,則我一定會以你們為榮。因為,那是本書院建立的意義所在,也是本書院與別家書院最大的不同!”
忽然心中有些激動,他笑了笑,沖著臺階下的所有人,輕輕抱拳。
他忽然感覺到,縱使穿越時空,其實自己也從未孤獨
因為,有一雙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自己,注視著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并且深深以自己為榮!
第二卷萬家燈火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