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派遣刺客誅殺張潛于道,其實也不是沒人考慮過。只是,考慮過后,同樣是無奈地選擇了放棄。
緣由無他,張潛太小心了,即便去拜見未來的岳父,身邊都至少帶著一個團的弟兄。尋常刺客甭說找機會行刺,恐怕沒等靠近羽箭射程之內,就會被那三百多名經歷過沙場血戰的虎賁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沖天殺氣,嚇得手軟腳軟!
不過,讓各方勢力略感欣慰的是,到目前為止,張特進對新君和國事的擔憂,都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進行任何事實層面的運作。而從張潛的兩個心腹師弟郭怒和任琮最近的一直在努力準備行裝的舉動上看,這師兄弟三人似乎并沒有徹底改變主意,只是在離京日程方面,做了一些輕微的調整和拖延。
“派個人探探他的口風,他到底想干什么?”很快,就有聰明的領軍人物,猜出了張潛對新君的擔心乃是幌子,“如果要價不高的話,就滿足他!”
“年青人么,貪婪一些很正常。更何況,他去年還立下了那么大的戰功。”
“秘書,司天和軍器三監,雖然都不是實權部門。拿掉他三個少監實權差事,卻只給了他一個吏部尚書的加銜,的確有些賞罰不明。”
……
能在朝堂上擁有一方勢力的“國之干城”們,誰的反應都不慢。很快,就紛紛做出決定,采取懷柔的手段,試試能不能將張潛“哄”走。
幾乎與此同時,他們各自麾下的眼線,也及時地送回了情報。張特進不再繼續夜宿軍營,閉門謝客,而是每天晚上,都會返回渭南的莊子歇息。
而最近一兩天,前去小張家莊給張潛拜年或者送行的昔日下屬,幾乎都得到了他的熱情款待。雖然國喪期間,賓主都不敢公開喝酒,但是,客人們回來之后,都對張特進家的菜肴贊不絕口。
據眼線們收集來的消息,某幾個昔日曾經跟張潛共事過的七八品主簿、還厚著臉皮,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去鎮西都護府效力。張潛竟然也都沒駁他們的面子。甚至放出豪言,西域廣闊,正是男兒一展身手好地方。凡愿意為國遠赴西域的豪杰,他都來者不拒!
綜合這些情報,各方勢力的領軍人物不難得出結論。所謂擔心新君安危和擔心國事,都是張潛故意拋出來的障眼法。其真實目的,是覺得自己先前要價太低,試圖在離開之前,再撈上一票!
既然如此,解決起來就簡單多了。反正錢財也好,糧食、輜重也罷,都能從國庫里頭調撥,不需要各方勢力自掏腰包。
至于官位,姓張的麾下就那十幾顆蔥,連鎮西都護府的空缺都填不滿。他也不可能舍得,將這些心腹愛將,都分散到別處高就。如此,他索要的官位,就只能是虛職。而虛職這東西,只能換一份俸祿而已,在朝堂上發揮不了任何作用,給了他再多,又能如何?!